标签:
倒朱 |
朱家军,战乌兹吃几颗伟哥?
——中乌前瞻
久古
全中国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中伊之战,朱广沪换人是保守吗?米卢也不例外。俺觉得米卢很讨厌,不是说那张麻疯病人一般的脸有多苦瓜,也不是眼红鸭的有个零距离MM,俺最讨厌韩日世界杯把李明涮了下来,还让邵佳一穿插了李明的国家队6号球衣,什么德性嘛?输的那么惨,难道不是因为没带李明的缘故吗?
扯的远了一点点,不过不要紧,真里是愈辩愈明的嘛。朱广沪是不是保守,俺觉得极其无聊并且伪科学。一个个堂而皇之,衣冠楚楚,喝上普饵,摇了折扇,口水四贱:“朱广沪这次换人……”整一个孔乙己再世。
俺实在不想说,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和科学,却不得不说。关于中伊之战的换人,俺以为没有任何问题。首先表明,俺不知道网上热烈讨论的是换谁是对是错,盖因俺根本就没参与,更不会去看。俺只是想说,如果不换,场上至少会有5名队员会抽筋,包括邵佳一、毛剑卿;至少会有3名队员再吃牌,如韩鹏、周海滨、孙祥。俺这么说,当然不是赞扬朱广沪是如何的英明伟大,如何的明察秋毛,换人时机拿捏得当。而是说,人家那是歪打正着,他认为,换了人,会把比分再变一变,或许会赢。
让朱广沪没想到的是,换人如换刀——这是不可能的。气势全没了,人家伊朗那口气儿喘过来了,缓过劲儿来了,摁着你,强干了65分钟。上半场阿猫阿狗的连进人家两球,被人家摁着之后反灌两球,还龟缩半场,整一个攻防演练,老脸丢到了大西洋。打个比方,那35分钟就像吃了半颗伟哥,正龙腾虎跃,气喘如牛,梦想直捣黄龙,摘花折枝。难奈对方徐娘半老,状态来的极慢,羞羞答答,流酥半掀,却是个急性子遇上郎中。35分钟过去,那半老徐娘正扭扭捏捏,含苞待放之际,伟哥效力已失,范进初试——进不了举了,于是被徐娘一顿好打。
现在问题又来了:要争小组第二,还是第一?没说那句话叫打平就出线。这年头,猪肉吃多了,人也变胖了。邵佳一继续说海龟就是有气质,就应该挑起责任的大梁了,毛剑卿三天两头直嚷嚷对抗马达维基亚不落下风了,全中国人似乎也都读懂了中伊之战朱广沪不用董方卓原来是为了中乌之战狂攻对手了……似乎,你想第一就第一,你想第二就第二,因为朱家军一个4231,因为左毛剑卿右王栋,你巴西阿根廷了,全亚洲,全世界,全傻了眼,全害怕你了。
其实,俺以为朱广沪战术打法有问题。一是过分强调“进攻三角”的作用,也就是两个边前卫加上邵佳一。这个4231的“3”,首战极其灵光,此战前30分钟还极爽。可足球比赛是90分钟,30分钟才得1/3,你体力全用完了,还领先一两个球,结果呢?被人家反过来咬你两口,60分钟狂抽。如果守门员不是李雷雷,而是王大雷,十有八九重现10年前金州一幕了。
其二者,有谁看到孙继海、孙祥的助攻了?整个中场边路,毛/王二将攻上去之后,尤其是前者,身后留下太平洋一般的宽阔的无人地带,这就是左右边后卫两孙的苦恼之处,也正是二孙哑火原因所在。根子上,这叫攻守不平衡。11个人的比赛,就变成了一两个人的表演,最后是以全队最终结果化为乌有为代价。就是两条狗打架,都还有稍作休息,喘上几口粗气以利再战,“一鼓作气”也得看时间地点人物诸元素。上来就硬劈几板斧,整一个愣头青作派,那是成不了气候的。
要是真家伙以为乌兹别克是件豆腐,要是真以为朱家军那个4231百战百灵,屡试屡爽,要是半颗伟哥不够,够胆吃了一颗,甚至一颗半,两颗。估计,15分钟就折腾完了,没药力了,口吐白沫了。到时候,别说小组第一,第二都捞不上,应了当初俺那个科学而神圣的预言:小组出线是奢望,八强是梦想,四强是精神失常,夺冠是死人在说话。(中国久古/0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