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情下的帝都:颠覆传统,进公厕先扫健康宝

(2022-05-06 17:36:58)
标签:

帝都

疫情

分类: 疫情故事
疫情下的帝都:颠覆传统,进公厕先扫健康宝

前几天免费公共厕所摊上事儿了,新闻报道一个公厕感染了40人。人民群众慌了,莫非以后上公厕也要核酸了?

 

今天东城区就做出了灵敏的反应,对区内一百多个公厕实行入内先扫码政策。这是继乘公交车扫健康宝之后又一历史性变革。

 

在北京这波儿疫情突袭之前我刚好带孩子去了趟位于东城区的天坛公园,上了几趟厕所,体验了最后一次公厕来去自由。

 

北京的公厕比北京的胡同还历史悠久,市民离不开呐。老北京的很多胡同如今都烟消云散了,但公厕却大部分保留下来了。以前住平房的时候屋里没有厕所,每家每户必定要到家附近的公厕里解决大小便问题,无论冬天多冷夏天多热,大小便也只有那一个公共去处。在贫富差距不太大的那个年代,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街坊们每天早晚必在此地碰头、问早晚安,上个厕所也有礼儿有面儿的。

 

住楼房以后自家屋里有私人厕所了,公共卫生间不再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但却是出门在外的刚需。上街遛达、逛公园什么的如果随时随地有需求了,就希望紧张的目光往路边那么一扫,一眼就能逮着它,然后赶紧冲进去解决问题。所以北京街道里的公厕数量至今也不少,而且在大建筑物附近都往往会有这个小处所。

 

球球同学的学校门口就有一个公厕,应该是方便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应急。以前遇到学校八点送孩子九点接孩子的碎片时间,孩子爸爸在接送之间的小段时间内没处去,回家又不值当的,就会酝酿把早起的一泡大便憋着,送孩子进校园以后在校门口的公厕里悠然解决,既消耗了没处打发的时间又处理了一件正经事,一举两得,只是蹲时间长了双腿有点儿麻。

 

现在有一些老年人,还保留着不在家里厕所大便而去公厕泻粪的习惯。大概是家里的坐便器这辈子也无法习惯,只有蹲在公厕才能感觉到方便的畅爽。

 

北京市民离不开,外地游客有需要,帝都的公厕不但数量不少,质量也越来越高了,比我小时候的档次高很多,而且一些景点附近的公厕还有星级,跟酒店似的最高五星。

 

四、五星级的公厕不但水源充足,免费提供卫生纸,还开放空调、电扇,有沙发可以坐下歇着,十分高调。有些带团的导游路过此处,还会呼吁团员进去体验一把。

 

这么实实在在有前途的公共设施,不成想也中了新冠的大招,前几天传染了四十几个如厕人。既然陷入了危险境地那就得办它,进门先扫健康宝,无论您是进去解决问题的,还是避暑乘凉消磨时间的,有绿码有核酸阴性显示方可入内。

 

这又一改变北京人继往习惯的事件,就这么静悄悄地发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