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莉亚音乐学院海外分院开学,“爆裂鼓手”将师出津门?

标签:
影评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西山电影说 |
先来看一则新闻:11月15日下午,有“音乐界的哈佛”之称的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宣布其首个海外分院-位于天津于家堡的天津茱莉亚学院大学预科课程开始接受申请,并公布了常驻的21名任课教师名单。
同时公布,多项聚焦音乐合奏精神及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也将于2020年开启。
位于纽约林肯中心的茱莉亚音乐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始建于1905年,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专业音乐院校之一,有舞蹈、戏剧与音乐三个专业学科。
建校以来,茱莉亚的校友成就斐然,共获得过105次格莱美奖、63次托尼奖、47次艾美奖、26次拜西奖、24次奥斯卡奖、16次普利策奖以及12次国家艺术勋章奖。
天津茱莉亚学院的开学,以及全球音乐人才的汇聚,相信将大大提升国内音乐人才的层次,并有机会延揽到顶尖的音乐人进入到电影的配乐环节。
我们知道,音乐人才如同体育人才,是一个天赋大于努力,成才淘汰率极高的行业。
2014年达米恩查泽雷获得奥斯卡金像奖2项提名,3项大奖的《爆裂鼓手》就极端地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
影片中虚构的“谢佛音乐学院”,正是以茱莉亚音乐学院为蓝本。
而实际上,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之中,从事电影配乐,并获得大奖的数不胜数。比如我们熟悉的科幻剧集《X档案》,美剧《千禧年》《哈特夫妇》的配乐作者,马克.斯诺;电影《轰天炮》系列,《虎胆龙威》系列的配乐作者迈克尔.凯曼,就都毕业于茱莉亚音乐学院。
电影作为综合的视听艺术,个人以为国产片的短板主要在于编剧和配乐,而以配乐尤甚。
在这一方面,不得不承认邻国日本在电影配乐届,人才辈出,佳作频频。
从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开始,团伊玖磨(《宫本武藏》1954,《雪国》1957),早坂文雄(《七武士》《罗生门》《野良犬》),黛敏郎(《女人步上楼梯时》),到当代的久石让(《千与千寻》《菊次郎的夏天》《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川井宪次(《攻壳机动队》《绣春刀II》《叶问I,II》)等等,都对影片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以上作曲家,无一不是拥有深厚的古典与当代音乐的素养与积累。
因此,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开办,相信将对电影配乐届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将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