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最丰厚的一笔稿酬

(2013-03-19 12:05:35)
标签:

散文原创作品

文化

分类: 原创文学作品

我最丰厚的一笔稿酬

 

(贵阳城市图,图片下载于网络,如有侵权可通知删除) 


 

今生最丰厚的一笔稿酬

 

                              

 

如果我告诉你,若干年前,凭着一篇发表在《贵州商报》上的九百三十来字的小文章,我奇迹般地获得了价值1500元的一大堆奖品,必须用车才能拉走,你会否感到挺好奇?是的,那是我学习写稿至今,所获得的最丰厚的一笔稿酬。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充满了传奇色彩。

时间回溯到1999年前后,那时,贵阳这座城市,远没有如今的先进与繁华。老百姓购物,还是传统的柜台模式。选购商品时,得由顾客与营业员之间慢慢地互相不停传递货物,才能完成一笔交易。

也就在那时,一家名为“大昌隆”的仓储式购物商场在山城贵阳横空出世,然后红极一时。当时,我在贵阳生活。我有一位在省城上班的同学,家住解放路,位置就在有名的大仓隆商场的街对面。

一个夕阳暖照的下午,这位同学请我们一家去吃饭。许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他生活条件的便利,同时让我们开开眼界,同学带我们来到“大昌隆”商场采购做晚餐用的东西。第一次,推着购物小车,在商品堆积如山琳琅满目的高大柜台形成的通道中间慢慢穿行,想要什么商品,随手拿下,看满意了,尽管随手往小车里扔。这种轻松自由,随意便捷的方式,与原有的购物模式,大异其趣。跟着同学,行进在人流如潮的商场里,内心深处感到的新鲜刺激与震撼,丝毫不逊色于刚刚踏进大观园时的村妇刘姥姥。

那个遥远的下午,那位同学不但让我品尝了一顿丰盛可口的晚餐,还在我的大脑里植入了一场购物观念的革命。打那之后,凡有采购生活用品的机会,我与妻子就算打车经过几条街区,多花一些冤枉钱,也要到大仓隆商场,来体验那种新鲜的购物模式。另外,商场里除了可以购物,还配备了儿童游乐园和快餐大排档,周末的时候,这里也成了我们带孩子来开心度周末的最佳地方。

春节置办年货,我们还会从县城将父母拉到这里来,一家人,开开心心选购过年的物资,然后一起热热闹闹开车回县城过大年。

有年春节,这家商场还跟相关部门一起,在河滨公园联合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灯会。我与家人一起,在那璀璨的灯河里流连忘返,惊叹连连。那场灯会与现在的观山湖灯会相比,规模自然不可同时而语,但当时所产生的轰动效应,估计不会有丝毫逊色。

因为喜欢这家商场,自然就会关注与之相关的一切。2001年初,我已回到县城生活。一天,我在自己订阅的《贵州商报》上,发现了一则由这家商场和商报联手举办的题为“我家与大昌隆”的征文启事。征文要求写自己的家庭与商场购物等相关连的内容。并说明,征文不付稿酬,一旦评上奖,会有奖品赠送。想起商场给我带来的购物观念的更新和家人都喜欢上这家商场的经历,我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篇《爱不够的大昌隆》的文稿一气呵成。文章从邮局寄出不久,就在2001119日的《贵州商报》2版上见了报。

文章发表之后,却再也没有了下文。报纸上也没有评奖获奖的消息。那之后,想到自己的文章估计也不可能获奖,对于征文之事,也就渐渐淡忘了。

2月下旬的一天,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由贵阳寄来的信函。是大昌隆公司办公行政部寄来的。信里说,我的稿件获奖了。但由于未留电话,无法及时联系上我参加公司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的颁奖仪式,现在来信,是请我到公司的行政部去领取奖品。并且特别说明,奖品价值1500元,大小共计十一件,领取时最好多来二人(原文如此)好拿。最后叮嘱,因不认识,请一定带证件。

2月底的一天,利用到贵阳办事的机会,我与妻子,带着信件和证件,赶到了大昌隆公司。行政部一位三十来岁戴着眼镜笑容满面的男子接待了我们。验证证件和信件无误后,他打了一个电话,过不一会儿,两个着装整齐的女工作人员用小车推着一大堆物品出来了。

交收的时候,我与妻子都不禁瞪大了眼睛,奖品有两件厚厚的睡衣,一床电热毯,还有七八件鼓鼓囊囊的生活用品。我当天开去的一辆桑塔纳骄车,后备箱全塞满了,也装不完奖品。好在车后排没人坐,结果也让奖品给堆满了。

那位男子和两位女工作人员,帮我们装好东西,还不停地说,祝贺我获奖,并对没能联系上我参加热闹的颁奖仪式表示遗憾。当时,激动得一塌糊涂,我除了不停地说谢谢,连自己的作品获得的是几等奖也没顾得上问个明白,就糊里糊涂地开着载有一大堆奖品的车,满载而归了。当晚回到县城家里,那些丰富的奖品,让帮着卸货的父母也瞪大了双眼……

记得有首曾经非常喜欢的歌曲,唱道,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样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翻阅作品剪贴簿,看着收获了丰厚奖品的小豆腐块文章,感觉一切还鲜活无比,但时光,却已流逝了整整十二年。让人顿感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只能感慨万端。

如今的贵阳城,已是一座繁华大都市。沃尔玛、家乐福、北京华联、永辉等国际国内实力强劲的超市早已登陆城市的大街小巷。当年独领风骚也是贵阳最早的自选商场大昌隆在强大对手的包围下,已经不复旧日风光。而当年只有对开四版的报纸《贵州商报》现在却已发展成有30多个版面,在贵阳街头随处可以买到的很有影响的省级大报。大昌隆,已经再难光顾,但《贵州商报》,不但还长年订阅,而且还经常向其投稿。

回首往事,一番感动。末了,真诚感谢大昌隆,并衷心祝愿贵阳这家最早的本土自选商场生意兴隆。感谢陪伴了我许多年月的《贵州商报》,祝愿报纸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蓬勃兴旺!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