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效益
(2011-12-04 15:20:27)
标签:
随笔 |
分类: 东游慢记 |
奶茶很多港式茶餐厅店都有,可最近独喜欢去这家新开的茶餐厅。喜欢这家去的原因是这里奶茶味道正宗,环境较新,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家店奶茶杯子比其它店要大些。在喝两杯奶茶太多,喝一杯觉得还差几口的情况下,最近几个月我选择了这家新店与朋友聊天而舍弃了常去的那家奶茶杯口比我嘴巴还小的茶餐厅。
今天与阿Y约了喝下午茶选在这家餐厅。
虽然餐厅就在附近,可习惯慢腾腾的我还是早到了。别忽视慢腾腾,它是预示着节奏,而节奏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准点。
阿Y来了,大约十年未见他了吧,好像变化不大,还是文绉绉,斯斯文文模样,胖瘦也没有变化,惟独变化的是他眼镜的镜片可能会随光环境而能改变颜色的那种变色镜。这类变色眼镜本来我也有一幅,可后来听说对视力不好,我又嫌弃它太重,于是戴了几个月就不再戴了。阿Y是学图像信息的,更是研究生学历,他对光学镜片应该有所了解,而他选择能变色的眼镜自有他的道理吧。
入座后,照例我向他推荐喝这里的奶茶。阿Y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推荐,于是,我们的茶点均相同。很快,两杯奶茶先被端了上来。奶茶上桌后我发现杯里有『干旱』的迹象;奶茶量不足。以往似汉堡包直径杯口你稍稍微颤就会溢出奶茶,而今天哪怕你倾斜个10度角既溢不出奶,也溢不出茶。
想开点吧,此为成功商人的共性。被钩钓上岸的鱼,确实无需再给它喂点什么。
阿Y给我带来份音乐CD盘,光盘封面名为『秋菊』。我边看着光盘并听着他向我介绍自己是如何喜欢上这类合成民乐的经过。
阿Y给了盘『秋菊』的音乐盘,也给了篇他撰写名为『秋菊』的文章。
『文章总是自己好的?』我这人,中这毒不浅,看他人的文章不多,原因是担心对方写的太好而影响到我写文章的积极性,可这天例外,我想看看阿Y这位平日言语不多写作的风格,于是,照我看他人文章的习惯:先看收尾,再看开头,忽略中段的看法。我先看他文章的结尾,一看,研究生文风果然值得研究。
······在那每走一步都要大口喘气的高原反应里,我感到自己处于迷幻之中,望着眼前太阳余辉中的珠穆朗玛峰,伴着那8分48秒柔美的乐曲,我的灵魂从天灵盖中出窍了······。
这在珠峰脚下,耳伴秋菊的旋律,眼见着余晖中的珠峰,冥想无限。我喜欢用音乐结尾让人没完没了遐想的结尾。
阿Y喜欢民乐,我喜欢西洋乐。对古典音乐我喜欢听,喜欢在线听『直播』;古典乐台播什么,我就听什么,不挑挑拣拣,更不会去收藏碟片刻意播放的听。刻意放光盘听有太粉的感觉,不自然,不像我的性格属相,更有违自己欲归『小趣』点到即止,凡事都不该『大趣』的宗旨。
回来后我播放了民乐『秋菊』。好听,旋律能让人嗅出菊之色、香、姿与韵。我喜欢这旋律;喜欢这样『一板(六)眼』慢节奏的旋律。
谢谢阿Y将自己感觉好的东西与朋友分享!
如果说因为这盘『秋菊』让我开始喜欢民族乐器那是不正确的。我之所以喜欢阿Y送我的这民乐CD盘,一来它是礼物;再一个此盘民乐为主的旋律中我能感觉到又集成器在后仿西乐的音效在做伴音、做后盾。这样中西合成出的音效我算喜欢的。一如我喜欢样板戏的乐曲一样。
文革时八个样板戏的旋律之所以受欢迎,那是与好听的旋律有一定的关系。八个样板戏若单采用民族乐器,或用西洋乐作为主乐器来伴奏我以为出台的效果一定不理想,更不会那么多亿人至今还能哼几段唱几句『八板』乐章的曲调。
音乐与文章一样,要有碰撞才好听、好看。
如果你也是老大不小的长者派;也喜欢八个样板戏的旋律;也认为『八板』音符有感染力的话,那我就更加认为那是碰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