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

(2020-08-29 20:17:29)
标签:

颐和园

摄影实践

交流

分类: 游北京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初春,颐和园西堤镜桥远眺万寿山。(20163月)

 

前一阶段,我曾专程前往颐和园用框式结构拍摄了一批图片。事后我又从图片资料库中,把历年来用框式构图拍摄的颐和园的图片找了出来。一方面为了使我的图片内容更加丰富,在一方面也说明,框式构图确实是摄影师常用的拍摄技巧之一。

上一篇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从框式构图中观万寿山中轴线从排云门到佛香阁、后山四大部洲和长廊的图片。本篇向大家介绍用框式构图技巧拍摄的昆明湖东西两岸经典的景观。愿朋友们一样能喜欢。

 

    颐和园昆明湖西侧有一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的西堤,堤上建有六桥。随着颐和园湖西旅游景区的扩大,又向游人开发了耕织图和畅观堂等景区。这里山环水绕,山水相依,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这些新开发的景观,一般外地的旅游团体不会光顾,却成了京城游客“到此一游”的好去处。(图1-12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镜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桥名出自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桥上是一座八角重檐的亭子。图为西堤镜桥春色。20153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3)“是白色的丝绸,练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就架在像白练一样的水面上,桥上建有四角重檐桥亭,供观景和憩息之用。20163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4豳风桥,清漪园时期名桑苎桥,都是为了表明帝王对农桑的重视。在此处看朝阳照着佛香阁慢慢升起过程,异常美妙。20191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5豳风桥的桥亭呈长方形,重檐四坡顶。以桥亭作框,框内的万寿山昆明湖就是一副美丽的图画。20191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6)在豳风桥拍照留念,背景就是美景。(20192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7玉带桥。西堤上唯一由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的石桥。玉带桥拱高而薄,弧形的线条形若玉带而得名,是颐和园里著名的建筑物之一。20153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8)在西堤柳桥处,以山桃花枝作框,远眺十七孔桥。(20183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9)“水操学堂”是在英法联军焚掠耕织图之后,借培养海军人才为幌子,提取海军军费在耕织图废墟上新建的。201912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0)在西堤西侧昆明西湖一侧设有观景亭。这里东观西堤,西望玉泉山。(20192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1)观景亭西南侧有畅观堂,每年春天到这里是欣赏堂前玉兰的好去处。201912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2)在昆明西湖南侧,观西堤练桥。(20191月)

 

昆明湖的东堤从知春亭往南经十七孔桥景区,一直到绣漪桥出南如意门。沿途虽没有柳树、春花成行,却是当年皇家游园时的重要落脚地。(图13-29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3)透过东堤北端的一片古老的拍树林,观万寿山佛香阁。(20103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4)这里也是观西山的好角度。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5据传知春亭的 知春二字源于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知春亭就坐落在临近这片柏树林湖边的两个小岛上。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6)两个小岛之间有木桥相连。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7在知春亭岛上的北面是万寿山、佛香阁,西面是长堤、玉泉山,南面是龙王庙、十七孔桥,凭栏可纵眺全园景色。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8)在知春亭景区小岛西侧的昆明湖上,碧波荡漾。(20107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19)从知春亭到十七孔桥的东堤一路上,西山、玉泉山美景一直在你眼前。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0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为镇压水患而设,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镀金铜牛。以牛角为框,远眺万寿山上排云殿、佛香阁。201212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1)以十七孔桥中间桥洞为框拍摄,一是在水面的船上,也可以等冬日在结冰的湖面上。(201212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2)十七孔桥东头的廓如亭是我国现有古亭中面积最大的亭式筑建,由内外三圈共40根柱子支承,其中24根为圆柱,16根为方柱。图为夏日里在亭内小憩,观玉泉山景。2015年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3)初秋落日照入廓如亭,形成独特的星芒。20199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4)冬日黄昏时分暖光下,在亭内观万寿山佛香阁。(20191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5)连接十七孔桥西头的南湖岛上的龙王庙,正式的名称是广润灵雨祠。祠前有三座牌坊。图为从东侧的“凌霄”牌坊观西侧的“绮霞”牌坊。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6)反之,由“绮霞”牌坊回观“凌霄”牌坊。(南侧还有一牌坊)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7)在南湖岛涵虚堂远眺万寿山、昆明湖。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8)当年皇家走水路来颐和园,都要穿过“绣漪桥”进入昆明湖。为便于行船,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和玉带桥相似的绣漪桥,人们却习惯称它为“罗锅桥”。背景为颐和园西堤。201912月)

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2)29绣漪桥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20201月)

(注:拍摄框式结构图片的原理和技巧,请参看《框式构图中观颐和园(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