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2018-06-08 10:31:53)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

里加历史中心

拉脱维亚

中国大山的博客

旅游

分类: 遗产图文介绍-欧洲
里加历史中心
Historic Centre of Riga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点击进入拉脱维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1997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
地理位置:
N56 57 15 E24 07 00
遗产编号:852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简介: 
      
里加历史中心位于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 (Riga)。里加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中心地带,濒临里加湾,市区跨道加瓦河两岸,北距波罗的海15公里。里加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处于欧洲西部和东部、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交叉点上,其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由于里加濒河临湖,所以又有三河一湖之称,三河指道加瓦河、列鲁巴河、城市运河,一湖指吉士湖。

       里加城市的名字来源于古时流经于此的里加河,如今里加河已消失。最初里加是利弗人的聚集地,之后,由于里加的地理位置在战略、贸易上的重要意义,里加先后归属于波兰、瑞典、德国,在拉脱维亚独立之后里加成为了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在古时是利弗人的居民点,1201年建为要塞城市。1282年参加汉撒同盟,成为波罗的海最重要的贸易中心。1709-1710年被俄国人占领。1918年拉脱维亚独立,里加成为首都。1940年并入苏联,1991年拉脱维亚独立后,里加又成为首都。

 

       里加历史中心包括六个著名的遗址:砖制圆顶屋、圣彼得教堂、圣雅可比教堂、圣约翰教堂、火药塔、瑞典门、里加城堡。除此以外,城区中还有其他历史建筑、许多博物馆和艺术画廊。其中圆顶教堂--圣玛丽亚大教堂是一个主教大教堂,这个著名的历史性纪念物成为了古老的里加镇的象征。

       里加历史中心分老城和新城。老城在道加瓦河右岸,面积不大,有运河环绕。老城具有中古时代城市的特征,房屋低矮,街道狭窄,屋顶多用红瓦,每座屋顶上有一只闪光的金属制的公鸡──风信鸡。相传13世纪末叶起风信鸡就被当地居民认为是避邪之物,后来人们把鸡身两侧分别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别风向,现在风信鸡只是作为城市的特有标志。里加虽历经战争破坏,但老城区的许多古老建筑仍然保存下来,它们构造奇巧、外观精美。一只只闪闪发光的金属公鸡矗立在在几座13世纪大教堂的尖顶上。在造型各异的教堂中,多姆教堂以其内部庞大的管风琴闻名于世,圣彼得大教堂是里加最高的教堂,其他有名的建筑还包括骑士团城堡、大行会会所和小行会会所等。市内还保留着中世纪的商人住宅和仓库。新城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城市运河河湾处,全市绿荫覆盖,花丛处处,素有“欧洲美人”之称,里加人喜欢称其为“花城”。

       新城区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街道宽敞整齐,建筑壮观,喷泉、纪念像和雕刻随处可见。吉士湖畔有著名的梅沙公园,其中的歌咏场可容纳3万名观众,并可供1万人演唱。尤格湖畔的露天民俗博物馆是拉脱维亚民族的缩影,这里有葱郁的树木、柔软的草坪、矮小的农舍、古老的风力磨坊。里加的公园多而美。面积最大的是文化休息公园,米耶斯都拉公园以历史悠久著称。离市区25公里是滨海疗养区,绵延20英里细沙的海滨非常值得一去,那里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大小别墅,还有几家豪华宾馆,如里加湾宾馆和里加海滨宾馆。在这些宾馆里,游客可以进行矿泉水按摩和泥浴。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圣彼得教堂在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209年,它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哥特式建筑的最好的实例。它是城镇的主要教堂,1408-1409年罗斯托克的一位建筑师修建了祭坛的部分,这个工程持续到1456年。1473年整个教堂重修。然而,教堂的尖塔部分是最多灾多难的部分,1666年第一次倒塌后,又经历了几次大后的焚毁,最后一次发生在1941年圣彼得纪念日。1971年教堂重建,从观景台上游人可以俯瞰里加的全貌。教堂内还举行各种各样的音乐会和展览。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圣约翰教堂建于多米尼加人修道院建筑群中,最初作为一个礼拜堂。在多米尼加人被驱逐后,
教会改革期间曾经成为私有财产,它被用作马厩。1587年之后的两年之间祭坛东面的部分修建完成。当地的传说讲,15世纪的时候,两个修道士自愿被围在封闭的房子里,与外界只有一个穿的食物和水的小窗户相联系。他们希望成为圣人,但没有坚持多久,并因此而丧命。罗马教皇没有将它们封为圣人,因为他认为这两个人仅仅是在个人的野心驱动下做这件事的。这两个修道士修行和埋葬的地方至今还很容易地看见,因为墙上的一个十字形的隔绝孔标明了原来的地方。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圣雅各
(也译作:
圣雅可比、圣雅各伯、圣雅各布教堂是里加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第一次提及它可以追溯到1226年,当时,这是为郊区居民服务的教堂。近年来,教堂几易其手,宗教改革后,教堂归路德教会管理。1582年,它又归属于耶稣会士的天主教会管理,17世纪的时候,他被瑞典驻军征用为军管财产,为军队服务。1922年教堂被还给了天主教社团。目前它一直是天主教的教堂。圣雅可比教堂施里加唯一的尖塔上带有风铃的教堂,它是这个城市的典型特征之一。它被认为是罪恶的不信仰上帝人的丧钟。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这个钟曾经应城镇里的一些不满的人的要求被摘了下来,因为它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当不守妇道的妻子经过钟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响起来。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城堡是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一座城堡,位于道加瓦河河畔,创建于1330年。从1497年到1515年彻底重建。瑞典人占领城堡后,在1641年扩建附属建筑。从17世纪到19世纪这座城堡经过了持续的重建。1930年代,建筑师Eižens Laube进行了修复工作。1938年拉脱维亚政府入驻城堡。目前是拉脱维亚总统官邸,还设有几座博物馆。

 

       瑞典门建于1690年的前一年,是里加惟一保存至今的古城门。它隐蔽在老城的小巷深处,并不起眼。当年建立此门是为了纪念北方战争时期瑞典军队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整个城门都是由红砖砌成,城门的对面依旧保留着当年瑞典军队驻扎的营房,现在则成为各式各样的商家店铺;城门的左侧是一座用红砖砌成的军火库,外形如同一个炮楼,军火库的墙面上千疮百孔,战争时所留下的弹孔印记让人触目惊心。军火库前还摆放着当年所用的大炮,也许是多年风雨的侵蚀,黑漆漆的炮身已是锈迹斑斑,但依旧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那段历史。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圆顶教堂——圣玛丽亚大教堂
是一个主教大教堂。这个著名的历史性纪念物成为了古老的里加镇的象征。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它几次被重建,因此现在的建筑包含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元素。艾伯特主教于1211年开始修建新的大教堂和修道院,1270年第一期建筑工程结束。圆顶教堂的尖顶一度是这个城市中最高的尖顶,高140米。1776年重建之后,尖塔被改建成现在的样子,高90米。圆顶教堂的著名的管风琴制于1884年,至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有6718管子。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市政厅广场建于13世纪,广场中心的“罗兰德”塑像代表中世纪司法机关、城市自由和独立,被视为商业保护神。市政厅广场,最特出的自然是建于1313年的市政厅,它是一座哥德式建筑物,尖塔高65公尺,必须走到广场对面角落,才能拍摄到市政厅全景。广场四周还有许多著名建筑物,部份古老大屋已被改建为餐厅,例如市政厅后面的oldehansa。广场有多达8条街道由此伸展,可分两部份游览,先游北部,大部份景点集中于pikk和lai两条大街上,包括教堂、博物馆、古旧建筑物等,无论是大街小巷,地板均以小石块堆砌而成,保持传统形式。返回市政厅广场,转向西南方向而行,小径转而向上,这里是城堡区,仍可见古城墙遗迹,在山丘上有亚历山大·纳夫斯基教堂,建于1888年,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可容纳1,500名信徒同时礼拜,教堂对面是邮政局,有各种纪念邮票出售,不妨作为纪念品。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里加是汉萨同盟的一个主要中心,它同中欧和东欧的贸易在13世纪至15世纪一度非常繁荣。尽管大部分的早期建筑受到火灾和战争的破坏,但是中世纪中期的城市建筑仍然反映了这种繁荣。19世纪里加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中世纪城镇的市郊已经建成,风格从开始的古典木制建筑转入“新艺术”风格。里加被公认为欧洲最精美的“新艺术”建筑风格的中心。

       Riga was a major centre of the Hanseatic League, deriving its prosperity in the 13th–15th centuries from the trade with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The urban fabric of its medieval centre reflects this prosperity, though most of the earliest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 by fire or war. Riga became an important economic centre in the 19th century, when the suburbs surrounding the medieval town were laid out, first with imposing wooden buildings in neoclassical style and then in Jugendstil . It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Riga has the finest collection of art nouveau buildings in Europe.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里加历史中心—拉脱维亚(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73)图文介绍(717)

访问本博客首页,根据“博文快速查阅说明可查找你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

博客首页链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