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2015-10-29 11:08:14)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

印度

德里的胡马雍陵

莫卧儿帝国

旅游

分类: 遗产图文介绍-印度/希腊
德里的胡马雍陵
Humayun's Tomb, Delhi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点击进入印度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1993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
地理位置:N28 35 36 E77 15 02
遗产编号:232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简介:
       胡马雍陵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东南郊亚穆纳河畔。此陵是莫卧儿王朝创始人巴布尔之子,帝国第二代君主胡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建于1570年。18世纪以前,这个帝国的几乎每一位皇帝都在他们身后留下了若干出色的大型建筑,可以说,除了莫卧儿帝国的第六代统治者奥朗则布以外,所有早期的印度莫卧儿统治者都是伟大的建筑师。胡马雍陵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是印度第一座花园陵寝,著名的泰姬陵也是以此为范本所建。 

       胡马雍陵坐北朝南,陵墓主体主要采用带有浓郁印度风格的黑白色大理石及红砂岩为建筑材料。胡马雍陵的主体建筑矗立于一开有壁龛基座上,是高24米的正方形陵墓,陵体的四周是四扇线条柔美的圆形孤门,陵墓顶部是一个以白色大理石雕成的半球形体,圆顶上竖著一支金属小尖塔,这是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特色。整个建筑庄严宏伟,为印度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精品。胡马雍和皇后的墓冢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有莫卧儿王朝5个帝王的墓冢。墓中有一个内巴蒙式的方形水塘,陵墓内种有棕榈、丝柏等植物。胡马雍陵另一特色是其拱门及窗户上皆雕有极为细密的格纹和几何图形。

       莫卧儿王朝是从1526年到1858年间一直统治着印度的穆斯林王国。巴布尔是莫卧尔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其父是土耳其人,母亲则是蒙古血统,他从阿富汗攻入印度,在德里的伊斯兰遗址上建起了莫卧尔帝国。这位突厥人的后裔,是亚洲历史上最富传奇性的人物之一。一生忙于流亡和征战的巴布尔虽然在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但他无暇制订新的法律和整顿行政,因而他留给长子胡马雍的是一个既不完善又不稳固的政权。23岁的胡马雍登基时局势很不平静,由于种种矛盾和冲突,他不能指望得到他的亲属、朝臣和军队的可靠支持,而被征服者的意图反叛和外部敌对势力的日益增长都是对这位不称职的皇帝的威胁。与阿富汗复兴的斗士舍尔沙的冲突是胡马雍不幸的开始。1539年和1540年他两度被舍尔沙打败,军队丧失殆尽,从而毁灭了巴布尔在印度的事业,使印度斯坦的统治又再次转入阿富汗人之手,胡马雍也不得不开始他约15年的流亡生活,后来他时来运转,得到波斯萨法维王朝的帮助,趁舍尔沙建立的苏尔王朝内乱之机,卷土重来,挽回了以往的失败,巴布尔开创的帝国总算失而复得。1556年1月24日,恢复了莫卧儿统治的胡马雍,还未尽情地享受得之不易的胜利,就意外地从德里的藏书楼的楼梯上跌了下来,并因此而丧命。当时他远未确保对印度斯坦的霸权,不过,他的儿子要比他强得多,这个叫阿克巴的第三代帝王扩大并巩固了乃祖父开创的莫卧儿帝国,成为这座辉煌的“帝国大厦”的建筑师。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胡马雍陵是1565年由皇后哈克·贝克姆主持修建、米拉克·朱尔扎·吉亚斯设计的。这位皇后—— 一个波斯学者的女儿——是在1542年初与流亡的胡马雍结婚的。胡马雍的陵墓是阿克巴时代莫卧儿建筑风格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里程碑。它巧妙地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印度教建筑的风格,开创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这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四周环绕着长约2千米的红砂石围墙。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实际上是一个布局讲究的大花园。

       陵园门楼用灰石建造,是一个八角形的楼阁式建筑,表面用大理石和红砂石的碎块,镶嵌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案。陵园正中是其主体建筑——高约24米的正方形陵墓,它耸立在47.5米见方的高大石台上。陵体四周有4座大门,门楣上方呈圆弧形,线条柔和;四壁是分上下两层排列整齐的小拱门,陵墓顶部中央有优雅的半球形白色大理石圆顶。这种圆顶的设计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别引人入胜,在印度建筑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双层圆顶的显著优点初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西亚相当长时期以来所施行的圆顶建筑形式,它在胡马雍陵墓中的应用,证明这座陵墓的建筑者曾参与波斯的建筑实践。这种圆顶是由两个单独的拱顶组成的,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下之间留有间隙;外层拱顶支撑着白色大理石外壳,内层则形成覆盖下面墓室的穹窿。外层拱顶中央竖立着一座黄色的金属小尖塔,光芒四射。寝宫内部呈放射状,通向两侧高22米的八角形宫室,宫室上面各有两个圆顶八角形的凉亭,为中央的大圆顶作陪衬,宫室两面是翼房和游廊。
       从红砂石精细的镂花、花园式的内景到四周墙壁上的拱型大门,这一切构成典型的莫卧儿风格。据说阿格拉的泰姬陵就是仿照胡马雍墓建造的。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人们确实很容易看出二者风格上的师承关系。通常人们认为胡马雍墓受波斯艺术的影响,不过其底层平面图是印度的风格。它的外表大量使用白色大理石也是印度的风格,而没有波斯建筑所惯用的彩色砖装饰。整个陵墓给人一种威严、宏伟而又端庄明丽的感觉,一扫过于伊斯兰陵墓灰暗、阴森的风格。显然,它和整个莫卧儿时期的建筑一样,是伊斯兰教建筑的简朴和印度教建筑的繁华的巧妙融合。
       胡马雍陵是阿克巴时代莫卧儿建筑风格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里程碑。胡马雍陵以其典型的莫卧儿风格建筑和极具价值的遗迹群落,为人们研究了解印度历史于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建于1570年的胡马雍陵,是印度次大陆的第一座花园陵墓,因而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它引起了建筑领域内几项重要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在泰姬陵的建筑中达到了顶峰。

       This tomb, built in 1570, is of particular cultural significance as it was the first garden-tomb o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It inspired several major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s, culmin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aj Mahal.

       Cette sépulture, construite en 1570, a une signification culturelle exceptionnelle car c'est le premier exemple de tombe-jardin sur le sous-continent indien. Elle a inspiré d'importantes innovations architecturales qui virent leur apogée avec la construction du Taj Mahal.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德里的胡马雍陵—印度(2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657)图文介绍(608)
访问本博客首页,根据“博文
快速查阅说明可查找你喜欢世界遗产的图文介绍。
博客首页链接:http://blog.sina.com.cn/dashan5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