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汉俳诗 ------ 《余生赋》

标签:
汉俳诗人生感悟文化 |
分类: 社会活动 |
学写汉俳诗
昨天,应朋友之邀去“河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听了一堂讲座,由河南老年诗词研究会的韩思义老师讲的《汉俳诗的写作》。
回来后,我按老师讲的韵法要求学着写了一首汉俳诗:
诗意是:
虽然我将快到花甲之年,但我认为自己离花甲之年还很远,内心觉得自己还年轻;
苍天安排了我孤身一人度夕阳,我就要坚强的去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一切,以告慰我的夫君,并给我的后代们以力量。神驰:心神向往。谓思念殷切。明
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要改成:夕阳无限好,余辉照后人。熙,光也。——《尔雅》。我要尽我所能做好我所热爱的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事业,让我的夕阳流光溢彩!
下面是我在网上搜集的关于汉俳诗的资料:
1、汉俳简介
汉俳又称俳句或俳律,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于按照一般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延长而成,故称排律,又叫长律。排律和一般律诗一样,要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但它不限于四韵,每首最短五韵十句,多的长达五十韵(一百句)甚至一百韵(二百句)以上。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由于限制过多,容易显得堆砌死板,历来极少名篇。
什么是汉俳?
(1)汉俳的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2)汉俳的分类:
①汉俳纵向分为古典汉徘和现代汉俳,横向分为格律汉俳和风体汉俳。因此古典汉徘又分为古典格律汉俳和古典风体汉俳,现代汉俳又分为现代格律汉俳和现代风体汉俳。
②古典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古典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文言文,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③现代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现代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白话文,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④风体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风体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⑤格律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格律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3)汉俳的韵体为通韵诗歌;汉俳的韵声分为正格诗歌(押平声韵)和变格诗歌(押仄声韵或平仄混押);汉俳的韵式分为三韵式(又称排韵式,即AAA式)和两韵式(BAA式或ABA式)。
(4)汉俳的律体为杂言诗歌,分为五七五式和三五三式两种。
(5)格律汉俳之格律表:
①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②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③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④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引自于进水著《诗帜》
汉俳是诗词体裁的一种,是一种崭新的诗体。用一句话来概括:汉俳是用汉民族语言吟咏和创作的俳句,叫做汉俳。
俳句亦称俳谐、发句、或十七音诗。是日本国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日本人的一种诗体。标准说法: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以十七个音组成一首诗。诗的首句五个音(上五),中句七个音(中七),末句五个音(下五)。
如:松尾芭蕉的《青蛙》“闲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汉俳是中日诗词交流、融合的产物。据资料所载,东瀛日本与古老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一世纪汉武帝时,就有驿使往来,随着汉文化传入日本,汉诗也逐渐在日本流行,据说,在日本凡有村落的地方就有汉诗。在日本,历代出现许多汉学家和用汉字写诗的诗人,他们直接用汉语写汉诗,而且水平很高。
由于汉诗的影响,再加上日本诗坛的改革,出现了新的诗体,这就是俳句,或者是俳谐连句。这种短诗,言简意赅,灵动精巧,诙谐滑稽,深受人们喜欢,同时也反映了日本诗人独特的审美理念。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1980年5月30日,中日友好协会首次接待日本以大野林火先生为团长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当时日本诗人还送来松尾芭焦(日本俳圣)、与谢芜村、正冈子规等历代俳人的诗集(——这是日本俳句的大师的名箸)。在两国诗人欢聚一堂之际,赵朴初老先生诗兴勃发,参考日本俳句十七音,依照中国诗词传统的创作声法、韵法、律法等特点,即席赋诗一首,共三章:
上忆土岐翁/囊书相赠许相从/遗爱绿荫浓
幽谷发兰馨/上有黄鹂深树鸣/喜气迓俳人
绿荫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
于是,就以赵朴老这首诗最后一句为准,将中国诗人吟咏和创作的俳句体定名为汉俳。一时间,中国大陆、港澳诗人群起响应,二十几年间显示出蓬勃生机和迷人的魅力。
由于中文为单音节语言,与复音节的日语不同,汉俳改俳句的十七音为十七字,同样分三句,为“五—七—五”的体制。句子节奏参照五言和七言近体诗,五字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三式、三二式、一四式;七言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五式、三四式、四三式,个别的还有一六式等。分自由体和格律体两种。无论是自由体还是格律体都有季语(又称“季题”),即表示季节的词语,但要求没有日本俳句那么严格,季语通常放在首句。
自由体又称散体、新诗体,即无任何平仄和押韵规定,可用白话文写作,近似新诗。
格律体规定平仄和押韵,这是因为汉语的发音较日语复杂,为了顾及音乐性而要规定格律。用文言写作,近似词的小令,所以亦可视为一个词牌。
格律只要求句子本身符合两平两仄相间,例如:
1.[仄]平平仄平
2.[平]仄仄平平
押韵可以是三句全押、首尾押韵和后两句押韵,可押平韵或仄韵。
2005年3月23日,中国汉俳学会成立,而汉俳相关出版物亦日渐增多,例如发表汉俳作品以及研究汉俳的刊物《汉俳诗人》,此外也有汉俳专集出版。近年因特网的普及,一些同时喜欢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年轻华人亦有不少加入创作行列,令汉俳成为网络文学受欢迎的体裁之一。
汉俳特点
第一:体裁短小,可即事即情即景即感成诗,立马可就,易咏易记,雅俗皆宜。
第二:抒情为主,体式虽小,但要情长味浓,使人读后深感芳郁酒前,爱不释手。
第三:措辞纤巧,以言浅意雅为高,情境幽美为佳。
第四,句子整炼。
第五,昔韵和谐,一般耍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也有只在首句与尾句押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