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相聚 身心整合

标签:
杂谈 |
分类: 博友活动 |
在【知青家园】圈主“寻常百姓”的召唤下,居住在郑州市区不同地方的老知青们积极响应,前天上午9点半,大家都来到郑州树木园,聚集在新浪知青家园的旗帜下面,参加一次别开生面的郑州知青群友春游联谊活动。
郑州树木园风景格外美丽,没有任何的装扮,却更加显示出了鲜艳的绿色,一派生机。
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开怀畅谈,共同度过这美好愉悦的时光,共同分享这浓郁的朋友之情,我们的友情像陈年老酒一样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游园回来的当晚,博友们就纷纷发了博文,我选载了一些片段:
在《新浪知青家园》群主“寻常人家”的带领下,我们大家沿着园内茂林中呈紫红色迷宫一般的人行小道开始顺路西进漫游。
在大自然的陶醉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园内著名的观景亭台。站在高阁亭台向下眺望,碧绿的郑州尖岗水库尽览眼下。尤其是当一阵凉爽的微风吹来,更令人觉得心旷神怡。放眼望去,金黄的阳光洒在清澈如练的库水湖面上,湖面上荡起粼粼的波纹颇为壮观。我们置身其中,恍若世外桃源,又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丹青之中。
虽然那天郑州的天气很热,但我们坐在观景亭里,背后有尖岗水库的清澈湖水,面对的是大片绿色的树木林。吹到身上是不带尘土的凉风,很是舒畅。我虽然是第一次和知青家园的朋友见面,但因都有共同的知青经历,感情很融洽。在树木园的天然大氧吧里,我们重温着泥土的芳香,沐浴着清新的自然之风,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清风明月知多少
感谢我们的圈主寻常百姓贺老师,给大家一次快乐的相聚交流的机会,也感谢所有一路的朋友们,使我们共同度过快乐开心的一天.
快乐出游树木园,
新朋老友来聚会。
树绿花美河水清,
观景亭中笑声飞。
------雨打芭蕉的博客
知青,当年满头青丝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如今已年过花甲发染白霜;当年的孑然一身,如今已儿孙牵怀;当年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如今已在颐养天年。
从知青群体的身心特点上来讲,这样的相聚活动很有意义。知青群体现在大部分已进入花甲年华,完全退隐家庭。虽然他们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快乐,但是他们的生活还需要有丰富多彩的各种交往和活动,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能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身体、心理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其中一种是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知青们走出家门来相聚,大家都放下了在家中的角色,放松了心情,换了环境,来和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在这天然的氧吧里尽情舒展,这样对大家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大家同是知青人,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有着共同的话题,大家相互交流,说说生活的乐趣,谈谈经历的烦恼,这样大家会有更好的心情去面对生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这样的圈子活动对参加者来说有着很大的益处,我希望今后圈主多组织这样的活动,给大家构建一个开心交流的平台,使大家的身心得到整合,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
我们开心的相聚


我拍的红枫,我准备用作电脑的桌面。
给我拍的樱花取个名字-----赛牡丹!
郑州树木园的花草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