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萨提亚儿童教育教育 |
分类: 个人心语 |
我这次清明节的北京之行,是去参加“和计划·萨提亚咨询师国家专业证书课程班”第一阶段的学习。
作为一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师,在全面了解儿童的“脑力基础”和“脑优势区”的前提下,还必须了解每一个来访儿童的家庭全面情况,并应用心理咨询、家庭婚姻学、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对家庭全体成员做出行之有效的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本单位,是孩子最早与社会的接触点,在人的成长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的成具有重要意义。
就每个人的生活时间来看,生命中的三分之二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对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一般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怎样教育孩子,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最初的痕迹,好的家庭能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塑造美好的心灵,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不良的家庭和家庭环境,就会使青少年的身心受到严重的影响。
萨提亚女士(Virginia
萨提亚女士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断地在演变、成长,而且永远都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由她设计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萨提亚模式训练课程正扩展到全球各地,帮助人们迈向身心一致,高自我价值感及责任感。
沟通是与人交往的桥梁,沟通模式也代表每个人的生存姿态。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有沟通的需要和愿望,其人际关系和生命质量也常常因沟通受到影响。父母的沟通模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灵成长。
根据萨提亚的模式,人有多种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等。
“表里一致型”是萨提亚所倡导的目标。这种模式建立在高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这种模式的人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比较高。
“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
“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
“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而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敏感,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
“打岔型”的人则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于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根本文不对题。他们内心焦虑、哀伤,精神状态混乱,没有归属感,不被人关照,还常被人误解。
萨提亚的四大助人目标:
⒈提高自我价值(自尊):自我价值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信念或感受。
⒉做更好的选择:三种以上才是选择,而且更有力量。
⒊更负责任:为自己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行为负责,我们驾驭它们,为它们做出选择,并透过它们体验喜悦。
⒋更和谐一致(表里如一):与自己接触,兼顾自我、他人、情境,并能够驾驭自己。
萨提亚模式另一极富魅力的原因,是因她“凡事皆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的信念。在注重“你和我”的同时,更关心“我们”。在这样一个被充分尊重和关心过程中,我们对事业、家庭、婚姻、健康以及个人成长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学习,重获并掌握生命的意义,做一个身心一致的人。
在萨提亚模式中,我学习和体会到许多不同的技巧,例如:家庭雕塑、应对姿态、冰山理论、家庭系统等。这些活动均灵活地融合了行为改变、心理剧、当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疗技巧。
将萨提亚模式运用到儿童家庭教育中,促进儿童和家长个人心智成熟,有效情绪管理,有效的人际沟通,和谐亲密关系,和谐亲子关系,陪伴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
人有多种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冰山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