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米公司诉网店侵犯商标权,女子称身份证被冒用,法院这样判

(2022-12-25 12:18:32)
标签:

小米商标

网店

侵权

身份信息

小米公司

分类: 法律

商家傍名牌行为面临双重违法风险,一方面可能会侵犯品牌商家的商标专有权,另一方面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涉嫌欺诈性销售行为。商家傍名牌主要是通过在店铺使用品牌商家的驰名商标图案和文字宣传图片,如包装盒、袋子等。多数中小卖家使用他人驰名商标行为是出于盲从心理,对法律观念不强,使用驰名商标图案和文字不一定能够带来多少收益。中小卖家遍布城乡各地,商标持有人也不可能对每个使用人都发起维权活动,那样成本太高。这样就产生了职业索赔的知识产权公司,商标持有人授权知识产权公司进行维权活动。小米公司诉网店侵犯商标权,女子称身份证被冒用,法院这样判


小米手机是国内手机市场上的著名品牌,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由此衍生了很多小米品牌产品,包括电视,空调,数码产品等。与此同时,线上线下打着小米品牌旗号销售数码产品的店铺不少,有一部分是经过小米公司授权的,但是有大量的店铺使用小米商标和文字图案没有经过小米公司授权。

山东安丘市一女子在淘宝网开了一家销售电子产品的网店,为了吸引买家注意,女子在网店中使用了小米公司的商标,小米公司发现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网店停止侵权,赔偿20万元。法院判决责令女子的网店停止使用小米商标,赔偿小米公司15000元。为何法院只判了15000元的赔偿呢?这么少的赔偿,扣除律师费所剩无几了。

山东安丘市80后女子李某某在淘宝网开了一家名为某见数码的店铺,销售数码产品,如手机电池,耳机,充电器,移动电源,手机等。店铺中有销售小米手机电池,耳机等商品,使用了小米的商标。但是,小米的手机和其他产品都是通过授权,签订特许经营合同的方式开展的。许多网民买家并不清楚,女子的店铺是否取得了小米公司的授权。

201277日,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依法取得第8911270“mi”注册商标,有效期至202276日,后经续展有效期至203276日。20201022日,小米科技公司委托公证处,对通过李某某的某见数码的店铺中购买官网正品小米5原装5s/4C/6/8/NOTE4X/max2红米note3手机mix电池的订单过程进行了证据保全,证实李某某的网店没有经过小米公司授权在销售标有小米公司商标的商品。

小米科技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某立即停止侵害第8911270号和第10979448号注册商标专用权,赔偿小米科技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20万元。

法院认为,李某某在其经营的店铺中销售带有“mi”商标的电池商品,与小米科技公司享有商标专用权的“mi”商标相同、商品相同,容易导致相关公众产生混淆误认,误认为该封存商品与小米科技公司存在某种关联,侵害了小米科技公司的商标权。鉴于小米科技公司的商标价值、李某某的主观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后果、销售渠道、小米科技公司为维权支出的合理费用等相关因素,酌情确定赔偿数额为15000元。

法院判决,李某某立即停止销售侵犯小米科技公司享有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赔偿小米科技公司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共计15000元。

李某某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其并非某见数码店铺的真实开办人,其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李某某称:淘宝网店账号某见数码不是李某某注册和使用,移动电话1XA26629127该号码归属地为安徽合肥,也非李某某持有和使用。李某某没有销售侵权产品,没有通过邮寄方式向小米科技公司发货,也没有收取任何货款。

法院没有调取淘宝网店账号某见数码的登记信息和注册过程及支付宝信息、该支付宝关联的银行卡信息,并调查李某某所有网络账户是否收到任何款项,但李某某的淘宝账号、支付宝账号均与小米科技公司起诉账号不相匹配,李某某也从未收到过任何货款。李某某长期从事舞蹈教育相关工作,从未接触过淘宝网店的买卖运营。小米科技公司起诉主体错误,李某某并非侵权人。小米公司诉网店侵犯商标权,女子称身份证被冒用,法院这样判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小米科技公司一审中提供的公证书等证据,能够证明涉案淘宝店铺某见数码销售了涉案侵权产品。同时,根据淘宝网回复小米科技公司的电子邮件内容,该内容记载涉案淘宝店铺某见数码经营者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均与李某某的相应信息完全一致,能够证明涉案淘宝店铺某见数码的经营者为李某某。李某某对此予以否认,但未能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予以推翻。2022126日,山东潍坊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李某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驳回上诉。

网店未经小米公司授权销售小米公司商标商品事实清楚,小米公司通过委托购买的方式进行了公证取证。小米公司向网店经营者索赔20万元,但是并没有具体举证网店销售了多少小米商标的商品,也没有证据证实小米公司因为这家网店损失了多少钱,只是个估算数据。我国的民事赔偿责任属于填补式补偿,损失多少赔偿多少,惩罚性赔偿法律有明确规定时才适用。小网店疫情期间也没有多少销量,法院判决赔偿15000元已经不少了。

网店开办者李某某称其并非实际经营人,网店经营者的手机号是安徽合肥的,李某某的支付宝和银行卡并没有收到过小米公司为了维权购买电池的付款记录,小米公司告错人了,应当向真实经营人员提起诉讼。言外之意,李某某身份证被人冒用开办了网店,还有一种可能李某某的身份证借给他人开办理网店。但是,李某某不把真实的经营人员名字说出来,法律上不可能认可她的说法。如果是身份证被冒用,李某某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追查冒用身份证的人员。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法律责任很大,如果销售额超过5万元以上,就可能涉嫌犯罪,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所以,开店创业人员要有法律意识,不要随便傍名牌,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标进行宣传,或者销售知名商品的商品。遇到身份证被他人冒用开网店,开银行账户,办理手机号,要及时地要求平台,银行,运营商更正,或者及时报警追查冒用身份证人员,避免给自己造成损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