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罪不殃及父母妻儿?我们不能苛求所有人善待犯罪人员家属

(2022-06-16 11:02:25)
标签:

寻衅滋事罪

故意伤害罪

歧视

案犯家属

分类: 法律

罪不殃及父母妻儿?罪刑法定,株连九族是封建时代的产物,网民对陈某志等9名涉嫌寻衅滋事,殴打他人的犯罪人员家属、实施不友好对待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这是个很尴尬的话题,难道要让所有人对犯罪人员家属非常友好的关怀才好?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流传很久了。法律上不对犯罪人员家属追究法律责任已经是很宽宥了。民间对犯罪人员家属的孤立,歧视等不友好对待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不能苛求所有人善待犯罪人员家属。罪不殃及父母妻儿?我们不能苛求所有人善待犯罪人员家属


实际上,法律上已经建立了一人刑事犯罪,拖累家人的社会管理制度,是犯罪成本。比如,受过刑罚处罚的人,或者被判刑的人,子女在公务员考试,升学,一些特殊行业就业受到限制,本人刑满释放后再就业也面临很多限制。比如《公务员法》、《律师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教师法》、《会计师法》,《兵役法》等都对受过刑罚处罚人员就业作了限制性规定,公务员,征兵过程中会对家庭背景进行审查。

一些人说对犯罪人员父母妻儿进行孤立,歧视,语言攻击等不友好行为过于残忍,毕竟犯罪的不是他们。有个女歌手曲婉婷因为她的母亲张明杰贪腐了几个亿被判刑,曲婉婷一开始在国外一直为她的母亲张明杰辩解,而曲婉婷在国外的留学资金和花费很多来自母亲的贪腐资金。很多腐败官员的赃款,本身就是通过妻儿收取,或者以妻儿出国的名义收取。最终追究法律责任的多数情况下妻儿并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当然,现在贪腐案件中,开始追究贪腐人员家属的责任。

一些犯罪团伙,黑恶势力危害一方,巧取豪夺,欺压百姓取得的资金购买了房产,汽车,为家庭成员父母,妻儿购买了高档消费品等。被追究刑事责任过程中,很多时候犯罪人员的父母妻儿,并没有被同时追究责任。当然,并非所有的犯罪人员都把赃款用在家庭成员身上。一些偶发性犯罪人员,或者不涉及大量财产类犯罪人员,没有获取赃款,不可能用犯罪所得作为家庭生活开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未成年人犯罪,父母本身就有监护不到位的责任。罪不殃及父母妻儿?我们不能苛求所有人善待犯罪人员家属


罪不殃及父母妻儿?我们不能苛求所有人善待犯罪人员家属

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大量刑事案件的犯罪人员获取犯罪所得后,会把赃款用于家庭生活开支。也就是说,很多时候犯罪人员父母,妻儿是犯罪行为的受益者。我们国家的传统就是家庭血缘亲情关系比较重,那些以犯罪所得作为经济生活来源的人,家庭生活支出或多或少都有赃款存在。一旦犯罪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其家庭成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除非有证据表明,家庭成员帮助掩饰犯罪行为,赃款赃物去向等行为,有关的家庭成员才会被追责。

实际上,嫌犯家属受到的歧视,孤立不友好的行为,是对违法犯罪人员法律惩戒的一种社会补充,一方面向社会警示家庭成员违法犯罪的社会辐射效应;另一方面警示家庭成员相互间有监督、劝解遵纪守法的义务,否则要承担成员犯罪带来的不利后果。

既然犯罪人员家属可能存在使用犯罪所得的行为,甚至犯罪人员家属知道其在外的违法行为,但不告发,甚至辩护,这种行为不追究法律责任已经是法外开恩了。网民和陈某志家属周围的邻居的一些歧视,孤立和不友好行为,只要不严重损害其人身权,并不违法,也不能苛求周围群众,网民善待犯罪人员家属。

家属为犯罪人员辩护寻求法律公正处罚和争取减轻、免除刑事处罚,既是法律赋予犯罪人员和家属的权利,也是基于血缘亲情关系的社会伦理。因此,大部分有经济能力的犯罪人员家属都会在案发后,委托律师或者各种渠道与司法机关沟通争取减轻,免除涉案人员刑事责任。实际上,家属的这些行为是对抗受害人的权益,过分地强调善待嫌犯家属,儿女的要求不能被社会广泛地接受。

陈某志寻衅滋事,骚扰女孩,实施殴打视频震惊网络。然而,陈某志老婆兰某却对媒体说,网友什么都不知道,等官方通报,陈某志是好人等陈某志回家。但是,2020225日,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中行唐山分行起诉陈某志、兰东借款合同一案中,兰东为了逃避48万多房贷还款义务,竟谎称与陈某志分居多年,联系不到陈某志。要想不激怒网民对妻子女儿的不好评价,陈某志老婆就应当面对现实,而不是矢口否认陈某志的涉嫌犯罪的事实。罪不殃及父母妻儿?我们不能苛求所有人善待犯罪人员家属


为了解决执行难,我们国家实施了失信人员惩戒制度,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民事案件当事人,被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其配偶和子女的交通出行,上学,工作和就业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说白了,民事案件的失信人员惩戒制度就是一种连带惩罚措施。民事案件的失信人,家属都会受到牵连。刑事犯罪的案犯家属受到牵连,被群众歧视,不友好对待是一种历史传统。

所以说,善待犯罪人员家属是一个尴尬的问题,一方面部分犯罪人员不涉及财产犯罪,家属也没有从犯罪行为那里获取好处;一方面,一部分涉及财产类型的犯罪,犯罪所得一部分被用在了家庭成员的生活消费开支。

现在网上流传着陈某志打人事后,回到家4点多钟打电话去医院进行就诊,但是媒体核实的情况是6点多去门诊治疗。据说是医生出具了中级伤害的诊断。这个伤情的说法很不专业,法医学上没有这种伤情表述,而且都没住院。但是,当晚陈某志打人后约4小时后,去医院这个大概率是事实。从视频看,黑衣女子为了保护被骚扰及殴打白衣女子对陈某志实施了防卫性攻击,有人说是啤酒瓶打了陈某志。

常识性问题,玻璃啤酒瓶是十分坚硬的,没有足够的力度是打不破的,尤其是女孩子用啤酒瓶砸在人身上,酒瓶不会破碎,力度有限,也不会造成被攻击者头破血流。视频中没有发现陈某志头部流血不止的情况。那么问题来了,陈某志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外伤是怎么来的?所谓的中级伤怎么造成的?如果存在家属和医生联合造假出具虚假诊断证明,那就要一并追究刑事责任了。

虽然,事发之后9名嫌疑人有足够的时间串供,但是,未必知道陈某志头上的伤怎么来的,具体伤情严重程度上达成完全一致口供。陈某志回家后约4个小时后去医院就诊本身就有问题,如果伤情严重,还要等2个小时去医院?逻辑上的判断只能是知道了有人报警,警察去了现场,或者警察通知他去派出所问话,为了应对责任追究去医院看病。家属是否参与谋划大家可以想象。

中国裁判文书网,可以搜索到陈某志不仅仅是失信被执行人,还是刘涛故意伤害罪同案犯刑拘在逃人员。非常奇怪的是陈某志一直在唐山,而作为刑拘在逃人员一直没有人抓捕归案,这是为什么呢?其他江苏籍的3名嫌疑人都有犯罪前科,这9名打人嫌犯被定为涉黑涉恶犯罪团伙的概率较高。

有人说前几年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没有除尽。也不能这么说,黑恶犯罪势力在风口时蛰伏,风平浪静后重新露头是可能的。有些人说暴露黑恶犯罪势力影响地方形象,这是很荒唐的说法,为了面子掩盖黑恶犯罪势力才是社会安全的潜在威胁。打人事件就是例子。

网上流传陈某志哥哥出来赔礼道歉,扬言愿意出100万元赔偿被打女孩,取得谅解书。这个态度值得肯定,陈某志赔偿受害人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但,幻想以此了结此案太天真了。这次打人事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能否严厉判处9名嫌疑人刑罚是对扫黑除恶的一次体检,更是借此机会向社会进行一场警示教育,震慑犯罪,营造安全的法治环境。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在公共场所寻衅滋事,殴打他人都将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最严厉的法律制裁。陈某志的老婆首先要学会向社会道歉,接受陈某志涉嫌犯罪的事实,低调做人,而不是公开违背事实替陈某志开脱。臣妾做不到,一些人要求陈某志女儿学校同学,周围群众、网民善待陈某志妻儿的要求有点难以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