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林日报》曝光旅游“潜规则”为何道歉?

(2007-08-01 09:18:32)
标签:

媒体报道

道歉

旅游

潜规则

导游

分类: 时政评论
 

据《新快报》报道2007726日,《桂林日报》上报道了一篇文章,名字为《整治直指违规旅行社和导游》。报纸上还刊登了一些导游加点的一些景点的底价,这些景点的底价和导游收客人的价格均相差几十元,而正是因为这篇报道引来当天在桂林磨盘山准备游江的客人看到该《日报》时和导游吵成一片,导游百口莫变。此后,几百名导游聚集到当地市政府上访请愿,要求《桂林日报》道歉、改善导游待遇等。市政府责成报社道歉等。

民众不明白的是媒体曝光一些行业的“黑幕”为何还要道歉?是地方部分旅行社和导游的小团体利益重要,还是全体游客的利益重要?是不是媒体报道了地方一些行业的不良现象就是给政府脸上“抹黑”?媒体还要不要揭露社会的不良现象和违法违规问题?公平正义如何伸张?

上访原本是民众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渠道。它体现了政府接受群众监督、了解群众意愿、解决群众突出社会问题的民主通道。现阶段,由于改革中引发的社会各方面利益冲突多元化,群众集体上访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多数上访是反映一些群众的合理要求和基层干部作风问题。但是,也有不少上访是少数人利用了群众的热情,煽动和操纵群众集体上访、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实际上解决好集体上访的问题并不难。只要保持群众利益第一,国家利益和全局利益第一,部门和行业利益永远小于全体人民利益的原则,很好集体上访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否则,一些小团体利益集团,在改革和法律监管触及部门利益时,这些部门领导者就纵容、默许本部门员工集体上访请愿。这样全体民众的利益就难以实现,法律的尊严和统一就被破坏。

众所周知,旅游行业的“零团费”、“负团费”等现象客观存在,导游人员和商家串通卖商品、购物、黑点等坑害旅行人员的事件是行业“潜规则”。媒体报道这些现象是治病救人的“良药”。表面看短期内使旅行社和导游的利益受损,长期看有利于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否则,行业问题不解决,旅行社侵犯旅客合法权益事件持续发展,旅游行业的前景堪忧。

“报喜不报忧”是官僚主义作风的体现。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所在区域内的违法不良社会现象,生怕媒体报道造成政府形象受损。对于政绩则是大力宣扬。一些地方出现的“遮羞墙”,面子工程就是很好的例子。是不是不报道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就自行解决了?不报道社会违法违纪问题,社会就法制和谐了?没有听说过不经治疗就自行痊愈的病人。

媒体说真话就道歉,新闻报道自由权还要不要?新闻的真实性如何保证?看不到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陶醉在政绩的大好形势气氛下,就会使小问题演变成到矛盾,危及社会安定。这种不让媒体说话,怕曝光行业“丑闻”的做法能否做到“天下无事”呢?兼听则明,一些地方有没有听取不同意见的勇气呢?媒体为了一个真实的报道道歉容易,而由此堵塞了民意的通道,影响到恐怕就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形象问题。

 

www.zhongguolvshi.or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