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轮车上的母爱

(2022-10-08 21:26:20)
分类: 心有千结
,年逾古稀的妈妈的确是老了,头发已经全白,身材也瘦削了很多,连腰也变陀了,不复当年铁娘子的意气风发,如同老屋门口的独轮车曾经粗壮光滑的条木,已经在岁月的侵蚀中剥蚀暗淡,再也承载不了重担了。
  在我家因为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妈妈硬是靠着这辆独轮车讨生活,给我们姐弟仨撑起一片天。独轮车成了妈妈的好帮手,记忆中的妈妈似乎总是推着独轮车行艰难地走在路上。无论春耕夏种秋收冬藏,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妈妈用它啦稻秧,拉稻谷,啦番薯等等,凡是肩挑手扛的东西,都可用独轮车代力
  独轮车是我家的大功臣,特别是那年家里造房子,它更是功不可没。那时破旧的老房子装不了父母茁壮成长的野心,急切的想要两间可以表达梦想的宽敞透亮的新房子。那时造房子真的是千年伟业,太不容易了。当年还没有红砖青砖,钢筋混泥土等建筑材料,造房子一般都要用黄土和河沙堆砌,而这些都需要人力拉着独轮车从河道从野外一车车的开采拉回,拉了几天堆成像样的足够一天发砌墙用的泥沙,再请泥工师傅和亲朋好友前来帮忙砌墙,人们真的如同燕子衔泥一样经营忙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年弟弟才十几岁,却已经学会心疼妈妈帮助妈妈了,他挥动着比他高的铁锄头,憋一口气三下五除二,朝着黄土坡一顿孟挖,看看差不多够妈妈拉一车的量了,就躲到旁边树荫下休息,等妈妈装满一车拉回家,他又是一顿猛操作。邻居爷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竖起大拇指表扬:你这儿子真不错,很能干,动作比我快,他挖一车土还有休息时间,而我却得不到休息。当然我也没闲着,我在车前用瘦弱的肩膀猛拉着绳索,试图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为妈妈减轻点重量。眼看着新房子都在我们的眼里慢慢长大,那份幸福和喜悦难以言表i哦。
独轮车还有个大功绩就是拉柴火。那时候还没有天然气,大家都烧土灶。烧土灶就的用柴火,就得上山砍柴,或田间地头割茅草杂草。那些年每到冬天农闲季节,家家户户都上山砍柴,妈妈就这样拉着独轮车,带着柴刀,和村里的叔叔伯伯们一起地前往三十里外的山里,经常需要在三里呆几天,然后拉着满满的一车山林的清香,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带着两手布满血泡的双手回家。现在才明白为什么用红红火火来形容生活的富裕,那时家家户户门前空地上的柴火的多少,就可以感知谁家家境富有,人丁兴旺啊。
当然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去赶集,那时似乎距离镇上太远了,一年到头也难得去一次,唯有家中大肥猪需要出售时才回去一次。前一天晚上我们就商量好轮到谁前往赶集了。那真是件幸福的事。独轮车上一边是被绑着的大肥猪哼哼唧唧的一路唱着歌,一边是我们坐在平衡大肥猪用的石块上,东瞧瞧西看看,对镇上的一切既好奇又害怕,那卖鸡鸭的笼子里是叽叽喳喳的叫声,那卖五谷杂粮的展示着五颜六色的品种,那卖农具产品的整整齐齐排列着等等,镇上有的是村里没有的热闹与繁华,我如同刘姥姥忧伤大观园一般,眼花缭乱,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那各种各样的叫卖声,看在眼里,听在耳畔,都是一种莫名的兴奋的享受。
 独轮车不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财富和幸福生活。那些年我们村家家户户只能格桑养蚕,每天天没亮妈妈就起床去田野采桑,等她满级箩筐一起用车拖回,往往是贪睡的我们还没起床,寒来暑往,养蚕的经济净收入,只能给我们几个交学费做衣服。记忆中独轮车但就是这样,妈妈硬是驼出来了当年乡里少见的三个大学生。
时光容易把人抛,那坑坑洼洼的泥石路,不知道留下了妈妈多少艰难前行的脚印,留下多少独轮车碾过的车辙。如今早已华丽转身,变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独轮车也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灵敏的电动三轮车,是豪华的轿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浦江葡萄
后一篇:我的宝藏妈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