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车延高一辩

(2010-10-21 23:05:15)
标签:

杂谈

     从梨花体到羊羔体,热闹的是诗人,受伤的是诗歌,瞎起哄的是不懂诗歌的但又把自己当做读者的人。

     虽然我也是鄂籍中国作协会员,但是可惜我无缘认识车延高,当然作为评论者,对于他的关注我也是从这几天的新闻里才看到的。其实鲁迅文学奖颁给谁,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觉得大惊小怪,诺贝尔奖都有走眼的时候,大家完全不必苛求鲁迅文学奖就一定要颁给心目中的大作家,更何况,若真是作协登出告示,海选获奖者,试问谁敢站起来大喝一声:我是鲁迅传人?

    说句公道话,鲁迅真正的传人胡风、冯雪峰后来的结局,也都不好。

    当然这里我们只谈车延高,不谈其他。我认为,作为一名纪委书记,可以有闲情逸致写点诗歌,这是很难得的。请大家试想想——这总比趴在桌子上搓麻将或是整天泡在桑拿堂子里的干部要强吧?从这点看,我是很敬佩车延高的。因为我始终觉得,文学前行的推动,总要靠一些兼职创作者,譬如工人、农民、大学教授与公务员等等,而不是靠书商或是作协养着的写手们。写作毕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我长期以来的观点。

    我们完全可以看开一点,车延高获得鲁迅文学奖,其实是官方对于业余创作者的一次鼓励。至于车延高的诗歌有没有价值?我从一个评论者的角度来看,确实,丝毫不觉得关于刘亦菲与徐帆的这两篇作品有多大的文学价值——但是请注意,他这是发在《大武汉》上的。

    我顺便提一下,抛开车延高的这两篇稿子水平不谈——《大武汉》这份杂志的编辑有两个爱好,一个喜欢改稿子,另一个是喜欢把稿子弄得非常俗气。本人之前就曾遭遇此事,于是从此不敢再给这杂志投稿。我不知道车延高的稿子是否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是,那么我们的车书记也真是冤屈的可以。

    如果并非如此,我们也可以想想,这不是一个出李白杜甫的时代,有人写诗,就不错了,就像有人喜欢唱京剧昆曲一样,能够喊两嗓子,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总比有些人连梅兰芳是谁都不知道要强得多,我们这个时代,哪里还有文学?哪里还有纯文学?有人肯走一小步,总比一步不走,甚至还开倒车的人强多了——更何况车延高是一个业余诗人,而且他的诗作中也有那么几首可以读下去的。

    我理解网友们的想法,但是我们不能苛求一个业余诗人在一份庸俗杂志上发表的一两首蹩脚诗作而将其横加批判,郭沫若、舒芜等人的晚年尚且写过令人觉得肉麻的诗作,更何况区区一市纪委书记?更何况,车延高既没有媚上,也没有违背人道主义原则,仅仅只是为自己喜欢的明星写了几句打油诗,就值得这样被抨击?

    为车延高一辩,不为其他,只为中国现在还有把自己当做诗人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