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忽有故人心上过

(2025-09-10 10:37:10)
《烟波处处愁》

秋意渐浓,继续读秋日诗词吧,今夜读薛莹《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落日时分在太湖之上畅游,湖面烟波浩渺,让人觉得处处充满忧愁。千年以来的历史正如这湖中水浪一样浮浮沉沉,谁会关心那些繁冗沉寂的事由?

这里的五湖,是指江苏的太湖。薛莹,字道言,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是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文学家,官最大做到吴国左国史。

《三国演义》是从小就熟读的书,刀光剑影之下,纵横捭阖之间,三国原也有这种淡而悠远的小诗,浅易近人,文情并茂。既点出了世事如白驹过隙,变幻莫测的原理,也道出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及探索。寥寥数语,就将今与古、虚与实、景与情融合起来。

太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到诗人的笔触,此日的湖波依旧,往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却是灰飞烟灭。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作为历史的见证。

烟波,这是我本人特别喜欢的词,要加上时间的话,就是烟波近晚浓,对的,近晚的烟波,浓入眼眸,浓上心头。

也翻首自己的小诗吧,舔着脸,姑且算是这个七夕,隔着将近两千年,和薛莹的一次握手:

《暮云》
          
暮云微醉
唤两条线儿同飞
灼烧色彩烙印
伫立的身影是谁

暮云成堆
碧山仍远隔秋水
近晚烟波更浓
未泊的船帆可累
 
暮云是贼
偷走时间不复给
经年指缝漏过
雄鹰共奔马难追
 
暮云在北
银河迢迢当无悔
或许已无方位
鹊桥仍架望君归


《追不上日落的影》
        
追不上日落的影
刚还要把一切烧成灰烬
跑下楼的功夫
余霞已即将散尽

追不上寒蝉嘶鸣
是晚夏留给初秋的声音
声声如此急切
催动时光脚步不停
        
追不上欲动楼群
千窗万户似暗还透明
灯火也依次亮起
思念是灯海中漂萍
        
追不上驿动的心
仿佛又听到儿时叮咛
我在余晖中驻足
望不尽长亭短亭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应是登临送客》 

在上一首小诗后面和珂兄互动,共凑了句:留捧寒蝉入秋云,摘枝黄叶拂暑声。
        
嗯,反复把玩,真觉得还不错,声与色,影与景,如影随形。
        
继续读秋天诗词,今夜读纳兰,这总是爱且怕的,纳兰智深,是最深处的内心,还是遥远星辰的,闪烁不定。
        
纳兰,《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盼望着银河的出现,入夜的时候却偏偏下起了悲凄的秋雨。刹那间,园里的蝴蝶和蜜蜂纷纷飞起,匆匆躲避。是暖是寒意。入秋夜雨本是等闲之事,但今晚那丝丝点点的雨声却搅起内心思绪,应该是因为此时正是别离送友的时刻,所以这秋雨才这样让人断肠。

秋夜雨洒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风上画出的水墨画。能否请求高高的梧桐树和烧残的灯烛细做掂量,不要在此时再添人的愁绪惆怅。荷叶已经被秋风吹残,那今夜谁来代替荷叶遮蔽这些风雨中的鸳鸯?你将上路远行,从此旅途劳顿,梦醒之时,唯有悲切的寒蝉声相伴回荡。

“梁汾”就是顾贞观,清初著名文学家,与朱彝尊、陈维崧齐名,世称“清初词家三绝”。
        
他是个至情至性之人,极具侠气。他朋友吴兆骞被牵连进一场科举舞弊案,流放宁古塔。宁古塔位于黑龙江,在清朝是极其偏远蛮荒之地。流放宁古塔的罪人,最后极少还能活着回来的。
        
顾贞观许诺“季子必归”(季子是吴兆骞的号),并坚韧奔走20多年,竭尽全力营救吴兆骞。在纳兰容若父子和一些挚友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营救,1681年,吴兆骞终于从塞外获释南归。作为这段友情的见证人,纳兰容若深受感动。他欣赏顾贞观的才华,更佩服他的人品。曾言“知我者,梁汾耳”。

就在吴兆骞回归这一年,顾贞观因母亲病逝,返乡南下,临别之际,纳兰写下了这首《木兰花慢》,道尽离愁别恨。
        
潇湘夜雨已经够令词人愁苦的了,又增添了高梧、残烛等等,词人心中的愁苦仿佛没有边际。

而一场秋雨一场凉,词人惦记着旅途中的友人,不知他是否会记得添衣加被。最后的结句,最是令人唏嘘,今夜你将远行,旅途漂泊,午夜梦回,陪伴你的只有那悲凉凄切的寒蝉。
        
“螀”是指一种很小的蝉,通常在秋日才出现。它是上天专门安排的么,再小再柔弱,却坚持要发出声音,见证这千古绝唱,肝胆相照的友情。


《叶叶梧桐坠》 

继续读秋日诗词,今夜读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微微秋风吹拂,梧桐树叶飘飘下坠。初尝香醇的美酒人很容易就有了微醉,只好在小窗前躺卧酣眠浓睡。紫薇花和朱槿花已凋落,只有夕阳斜照在楼阁栏杆上。成双的燕子将要南归,镶银的屏风昨夜已在微寒中低首蹙眉。

金风就是秋风,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古代土法酿酒,酒色黄绿,故诗人称之为绿酒。

银屏,屏风上以云母石等物镶嵌,洁白如银,故称银屏,又称云屏。我给加了个“低首蹙眉”,无它,就是无韵不欢,也拟人给它一个合适的状态。

晏殊间为小歌词,得花间遗韵。刘攽《中山诗话》说:“晏元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也就是说他的词风酷似冯延巳。但从这首词来看,它的闲雅风调虽似冯词,而其华贵气象倒有点像温庭筠的作品。不过温词的华贵,大都表现词藻上的镂金错采,晏词的华贵却不专主形貌,而于精神。

向来写梧桐经秋而落都是较为凄厉的,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经过一代又一代词人的染笔,以至于使人一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况味。而像晏殊写得如此平淡幽细的,却极为少见。

而后日暮了,斜阳正照着阑干,也正是“双燕欲归时节”。大晏圆融平静、安雅舒徐的风格,让人叹服。

晏殊算是有不错的仕途,虽也几经浮沉,终能官拜宰相。多年身居要位,却为人刚简威猛,待人以诚,并且乐于奖掖人才,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他做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为史学家艳称的“庆历新政”,实际上是由晏殊总领其事。
        
晏殊还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真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悄现一枝黄》
        
浓翠当眼晃
悄现一枝黄
炎夏渐遁
初秋叶底藏

松针缝霓裳
叶脉绕沧桑
红尘世间
斑斓慰奔忙
        
雕栏呈古样
清风绕画梁
若有凝眸
诗韵传宋唐
        
人世一遭闯
逝水送文章
沧海斜阳
一笑爬指掌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马蹄催趁月明归》

看阅兵,深感豪迈!今夜继续读诗词,也读首军旅的,岳飞,《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尘烬,今天特地骑马到达翠微亭,观赏齐山美景。祖国大好河山无止无尽,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征人将归来,沐浴一身月明。

这是绍兴五年(1135年)春 ,岳飞率兵驻防池州,游城东南齐山翠微亭,作此诗。

起句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所以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现在,诗人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非常兴奋。“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
        
三四两句没有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
        
而后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当我们带着这样的诗境,再去品味岳母刺下的“精忠报国”,那种深厚与纯粹,更令人动容!


《那一弯月亮》
        
那一弯月亮
泛着油光
是谁咬一口
挂在半空的蛋黄

高楼无法遮挡
琼楼玉宇亦可作厨房
红尘滚滚过
且共一桌饭菜香
        
飞檐跃跃欲上
要给月亮挂满铃铛
风来都一起
绕着穹顶撒脆响
        
秋枝呼应着轻晃
共天地披霓裳
霞隐之前邀约
且把一壶琼浆酿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张哥知我爱读古诗,发来这首: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唯美浪漫,韵味十足。却感觉更象当代人的作品。
        
去查,确实是当今网络文学高手的杰作。但也不全是,首句:“忽有故人心上过”,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一百五十七:  
        
问我清游何日最,  
木樨风外等秋潮。
忽有故人心上过,  
乃是虹生与子潇。
        
龚自珍是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这是一首怀人诗。前两句描写了自己外出清游时所见的美景,八月桂花开,随风飘来桂花的香味,湖面上,秋波荡漾,眼前是最美的秋景,借景喻情,表达了内心的欢快舒畅。后两句诗直抒胸臆,清楚地表达了他内心对故友的珍视爱惜之意。
        
虹生,即吴虹生,光州人,与龚自珍同年中举,出自同一老师门下,同在内阁为官,同改派京外任官,又同回京任原官。两人算是同门师兄弟,又是难兄难弟,私交甚好,龚自珍在诗中多有提及。蒋子潇,固始人,举孝廉,著有《游艺录》,鲁迅之弟周作人对他的评价颇高,有关他的资料相对较少,但从本诗来看,他与龚自珍的友谊也非常深厚。
        
无论是龚自珍的诗,还是这首网络很火的古风诗,最出彩的都是这句“忽有故人心上过”,很多人都深深地为其优美意境所折服,怦然心动,
        
作为最早出处的龚自珍的原句,本来是用来形容友情的。其实包括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也包括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些动人的诗句,都是形容友情的。
        
友情也罢,爱情也罢,都是人世间最美最纯的情感。那些情感,浓浓淡淡,远远近近,却又总在不经意的时节,或许因了风,因了雨,自内心深处泛起,荡起久久涟漪。


《阳关引》 

天气开始转凉,当然离冷还远。

此时更会让人冷的,或许是某些言行吧。比如刚从人行道上骑电动车风驰电掣闯过的小伙,嘴里还骂骂咧咧喊着傻×让开!让人真想追上去一脚把他的车踹翻。

深呼吸,平复情绪,不为垃圾人动怒。这时又一辆电动车驶过来,路上没有电动车专用道,人车混行确实难免,还好这车很慢,是一个老太太,车后架还托着个孩子。

靠近我的时候,喇叭轻轻响了一下,随后听老太太细声说了句:怕您没注意,我稍微按一下喇叭啊。
        
我赶紧朝里让了让,心情顿时舒缓,阳光也仿佛暖了起来。

莫名又想到多年前的一个细节,当时我开着车等在红绿灯路口,绿灯亮,正松开刹车缓行,一个抢过路口的小孩扑到了我的车前。我赶紧又刹住车,示意小孩先过。小孩竟停住,冲我微微鞠了一躬。

心里温柔地扯了一下,象是开了某一个阀门,暖意充盈。

尽量屏蔽或远离粗鄙,更多去感受俗世的暖吧,如沐丽阳,温润前行。


《天蓝得象深海》
        
天蓝得象深海
阳光如汹涌浪拍
拍在秋风里
相思成灾

小黄花炫迈
仿佛登上宫殿宴台
喇叭花也前凑
不错过最后的盛开
        
当然枯萎也蔓延开来
蛛网也在轻轻摇摆
季节不可迟缓
也构成斑斓多彩
        
我也深感人间兴衰
保持接纳万物的胸怀
只管从容前行
不羁荣辱成败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在楼顶挂枚夕阳》
        
在楼顶挂枚夕阳
照亮我的胸膛
前路虽曲
不再彷徨

在风中摇个铃铛
竖耳聆听脆响
万籁渐寂
共迎华章
        
在西天剥颗奶糖
糖纸装点西窗
人间实苦
甜美堪尝
        
在夜里迷迭幽香
疾车带走幻光
山峦远近
自有方向


忽有故人心上过


《白露的痕迹》
        
秋天最具诗意的节气
映着露珠的剔透迷离
沿着叶脉
走进了天蓝如洗

黄枝叶畅快呼吸
邀请檐上的神兽嬉戏
只管再绚烂时日
何惧枯寒步步紧逼
        
狗尾草兴奋由表及里
它和花儿约好了佳期
若有纸浆的幻变
或许将成历史的典籍
        
而我走进了芳草萋萋
每一个脚印都有记忆
我轻轻抖动肩膀
抖不落白露的痕迹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忽有故人心上过

《咱俩就这一个妈》

母亲睡眠很不好,看西医效果不理想,想转中医,于是找中医开了方子,还有朋友给推荐了一种口服液。

母亲把药方和口服液照片发过来,想我找北京的专家给把把关,我发给了卓哥,跟他说:卓哥帮忙看看,给一些具体的建议,老人家很认真仔细,给她说多点,她更能听进去。

过了一会,卓哥才回复:可以试一下。

知道卓哥应该是在忙,但还是忍不住又说了句:卓哥帮忙分析几句,包括那个中药方,和这个口服液。卓哥说:在开会,过一会儿哈。
        
然后一直到晚上,都没有卓哥的消息。就去宽慰母亲,母亲说别打扰人家了,我这边再问问医生。

到深夜,卓哥突然发来几大段话,从药方配伍与功效解析,到煎服要点,再到整体治疗思路,每一味药,每一个步骤,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赶紧给卓哥说:卓哥太给力了!卓哥说:我在返回西宁路上,刚刚上车,刚有空,回晚了哈!
        
眼窝募地一热,仿佛看到风尘仆仆的卓哥,俯身在逼仄的车厢座椅,正一点点地编写着信息,车外灯光闪烁,映在他的眼镜上,随着车的颠簸一磕一磕抖动,泛着温暖的柔光。
        
正不知怎样表达内心的感激,卓哥又发来了一句:咱俩就这一个妈,应该的!



忽有故人心上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