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烟做出秋模样

(2025-08-19 11:40:27)
《对坐》

 昨天由梦境写到良哥,刻意往淡了写,是吧,花香再浓,已是经年。
 
是,想那些,曾经安静对坐的人。
 
老叶,很久前就写过。那时候刚到高校工作,住在办公楼一个闲置的办公室,白天这里人声鼎沸,日落后只剩了老叶和我。老叶负责看门,嗜烟,两只烟枪相对,落寞也可随烟。对,那时我还没戒烟,抽烟也很多。

楼里有一间生物系的实验室,常关了些不知名的动物,于寒冷的长夜,凄清啼叫。总想爬过去,偷偷把它们放了。给老叶提这事,老叶平静地笑,浑浊的眼神似有不易觉察的痛。具体是什么,他从来不说。
 
我还在校老叶就走了。我老了,该回去抱孙子了。他低喃。似告别,似自语。很想对他再说些什么,哪怕只是说说这寂静的楼,这人群之外若有若无的闲聊,这寒夜对坐时缭绕的烟雾。终难成语。只是帮着他收拾行李,再偷偷往他的行囊塞进几包他爱抽的万宝路。心绪汹涌,却归沉默。
 
还有一个姓曹,我刚到北京时,招待所的勤杂工,和老叶相仿的年龄。老曹负责洗床单,主动把我们的洗衣任务包了,晒干、熨好,再一一送回房间。给他钱,他怎么也不收,到后来急了都骂人了,只好作罢。

所幸他也是喜烟的,嗯是,那时候我还是在抽着烟,烟瘾还是不小。便常拿了烟去和他对坐,扯些闲话,他家乡口音重,交流颇难,渐渐地也不怎么交谈了,就这么一起坐坐,帮着做点什么,再相视一笑,各自散去。
 
或许开口能头头是道的我,其实骨子里本是沉静,甚至木讷的人,喜欢这样的交流,喜欢在这样烟雾静漫的空间舒展,任情绪的花树,茂盛婆娑。


《雨夜交响》
        
湿漉漉的
雨洗过的颜色
红黄蓝绿
小心翼翼碾过去的车

白花花的
雨洗过的窗格
线条纵横
信手捻回的立体几何
        
淅沥沥的
雨花一起唱的歌
旋律辗转
谁人心中的喜怒哀乐
        
光影汇的
雨和灯交融成河
凝眸去处
红尘荡涤的悲欢离合


《秋痕》
        
一场夜雨着痕
瑟缩墙根
枫叶微微变色
不应有恨

落地玻璃映身
浓彩纷呈
单枝也能繁茂
绰约成阵
        
大理石墙平整
不露斑纹
岁月尽收沟壑
悄听回声
        
人于树下出神
驻足自审
可有余暇归心
静拂浮尘


风烟做出秋模样


《夏季走到了尾》
        
老树站的有点累
枝叶如长须下垂
不知不觉
夏季走到了尾

红墙还慵懒午睡
窗户是欲诉的嘴
说些什么
说老年华逝水
        
天幕见淡云浅堆
隐约有蝉声低回
多少心声
唱来恰当分贝
        
沧桑可付之一醉
静端时光的盏杯
几经风雨
能盼得啥归


《风烟做出秋模样》

立秋算是一个蛮纠结的节气,立秋非真正的秋,炎夏仍在发威,只有早晚的凉风,轻轻一漾,诉说古往今来,红尘过客的心声。
        
再多读一些这个时节的诗词把,今夜读秦观,《渔家傲?七夕立秋》: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七夕这天在湖边悠闲地眺望远方。风烟缭绕,呈现出秋天的景象。看不到云母屏风和月亮下的帷帐。天空水波荡漾,龙车悄悄地渡过银河的波浪。
        
想起二十年前今天,月亮和乌鹊悬在高楼上。回首往事,西风吹来,仍然不能淡忘。追思得到和失去的东西,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让人感到惆怅。

这是少游晚年之作,风格与早期代表作《鹊桥仙·纤云弄巧》形成鲜明对比,尽显沉郁苍凉。是吧,秋还未深,秋意已凉。
 
又去想他那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句未必是少游词句中最著名的,却是我最喜欢的,它将细微的景物与幽渺的感情极为巧妙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难以捕捉的抽象的梦与愁成为可以接触的具体形象。
        
想那年,当屡遭贬谪的少游北归至藤州,游光华亭,口渴想要喝水,等人送水至,他面含微笑地看着,就此去世。东坡闻讯大拗:“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个中深谊,一时无两。
 
再去把玩这句“风烟做出秋模样”,是又想起华南干线么?白天那里是喧嚣的交通大动脉,到这夜半时分,映入眼帘的,只剩了铅华尽洗的寥落。
        
连路灯也慵懒欲眠。

江风汹涌中点烟,烟雾窜得很快,象受了惊吓的兔子。

远远,又是谁在唱:好多事情总是后来才看清楚 /然而我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


《八月未央》
        
风在院子轻轻一撞
蝉声已有点凉
微湿的落叶
挂在了车窗

云又开始流浪
告别阳光下的楼房
有什么去处
要和篱笆小院商量
        
硕叶开始转黄
红花略显神伤
想留在尘间
随着风儿游荡
        
我站在八月未央
想挽留这易去的时光
时间不由分说
爬过了我指掌


风烟做出秋模样

风烟做出秋模样


《流水音》
        
系一枝浮云
系风的轻盈
系初秋
悠悠泛起的心情

接一捧残烬
接光的浮萍
接长路
弯弯绕绕的不定
        
要和谁同行
高灯杆的步履不惊
还是远山烟霭
追随夕阳的波澜不兴
        
敞哪般胸襟
抹去汗污的酷暑将尽
还是静听都市华年
潺潺不绝的流水音


风烟做出秋模样

风烟做出秋模样


《今夜蝉声始报秋》

继续读立秋前后诗词,今夜读杨万里,《立秋日闻蝉》:
        
老火薰人欲破头,
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
今晚蝉声始报秋。
        
炎热的暑气像烈火一样熏烤着人,热得脑袋都快要炸开了,一心盼着秋天快点到来,可秋天迟迟不至,让人满心忧愁。
        
夜里下了一场雨,秋天仿佛随着这场雨一同降临。就在今晚,听到蝉声嘶吼,像是在向人们报告秋天已来,无需再苦苦等候。
        
本诗围绕立秋时节的气候变化与诗人的心境起伏展开。前两句的酷热难耐与后两句的秋意初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季节转换时天气与心境的巨大变化,强化了诗歌的表现力。通过描写立秋前后的暑热、秋雨、蝉声等自然景象,细腻地抒发了诗人由愁盼到欣喜的心境变化,情与景完美交融。
        
是吧,冷和热,关乎外界变化,但也更多是缘由心境。翻出自己多年前的一首小诗,《八月》:
 
蝉声如雨
也润了
耳畔清风
眼前旗

人流如鲫
也藏了
千般心绪
万家题
 
老树耸立
也剪了
西窗糖纸
云中泥

大步前去
也解了
七月流火
八月迷
        
蝉声已落,让自己的心静一些、再静一些。酷热已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