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玄都观刘郎

(2025-06-11 20:28:08)
《寄尘》
        
那首老歌唱得真
生于世上原是寄尘
或许因为这样
我们更爱蓝天纯净的迷阵

阳光抚摸树干和树梗
还有耳鬓厮磨的叶子们
它们也懂喧嚣浮躁
洞晓世事完整
      
弯月有点愣神
白天的它淡若无痕
风来都一起跟着唱
相识也是缘分
        
我也跟着唱
虽然这歌已经岁月幽深
我也曾经白衣飘飘
曾走过无数晨晨昏昏


玄都观刘郎


《追斜阳》
        
乘风跃山岗
去追燃烧的斜阳
熊熊灼烧着
我炙热的胸膛

抢过芦苇荡
捧起失踪的大江
滚滚奔涌在
我龟裂的手掌
      
枝叶沐霞光
飞云如湍流激荡
我亦在浪尖
痛饮着琼浆
        
光影大合唱
暮烟渐合草根香
我独在桥头
信步写文章


玄都观刘郎

玄都观刘郎

玄都观刘郎


《万绿丛中》
        
万绿丛中点点红
宛若彩蝶翩翩动
人世万千景
深爱这一种

万绿丛中翦翦风
吹动飞檐似腾龙
虬枝如列兵
草长若引弓
      
万绿丛中光从容
流金岁月日影彤
北国春亦去
白桦映碧空
        
万绿丛中关山重
故乡草木更青葱
何时再归去
温言问父兄


玄都观刘郎

玄都观刘郎


《故人今不见》

继续读诗,读我本家刘禹锡的《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回忆昨日与老朋友,分别在湘江岸边。我的马隔着树林不住嘶鸣,您的船转过山后就已经不见。现在我的马又沿着旧路边鸣边走,但您的船却像永远消失的闪电。眼前虽是千里江蓠,一片春色,但老朋友却再也没有出现。
        
这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刘禹锡年近九十的老母去世,他扶柩返洛阳守丧。十一月途经衡阳,突然接到柳宗元的死讯,刘禹锡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竟至“惊号大叫,如得狂病”,在这种异常悲痛的心情下,刘禹锡写下这首诗以吊唁好友。
        
五年前,二人曾在衡阳分别,一个“忆”字,牵引着作者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五年前那湘江分别的一幕,昔日重现,仿佛就在昨天。如今只剩下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回忆起和老朋友一起度过的往日,更是让人痛彻心尖。
        
刘禹锡与柳宗元,这两位在科举场上相识的挚友,因共同的抱负而紧密相连。他们同为贞元九年(793年)的进士,那时,刘禹锡22岁,柳宗元21岁,两颗年轻而闪耀的心在此刻相遇。后来一起参与永贞革新,短暂的改革让他们崭露头角,但随后又一起遭遇失败和政治打压。

在保守势力的打压下,唐顺宗被逼退位,宪宗即位。永贞革新的领军人物——二王八司马或被杀或遭贬谪。刘禹锡被远贬朗州(今湖南常州),柳宗元则被贬至永州(今湖南永州)。江湖路远,道阻且长,二人一别,便是整整十年。
        
十年后,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奉召回京。然而,就在他们品尝着胜利的喜悦时,刘禹锡的一句“尽是刘郎去后栽”在长安引起了轩然大波,皇帝老儿本来就对“二王八司马”不满,加上有人恶意解读,他大怒之下,再次将写诗的刘禹锡,以及只是跟着看了下热闹的柳宗元远贬南方。
        
莫名被“坑”,柳宗元表现出了真正的友情。他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而与刘禹锡划清界限,反而更加深了他们的情谊。

非常可惜,柳宗元年仅47岁便英年早逝,他放心不下的两件事,一是儿女幼小无人照顾,二是诗文未曾刊印担心散佚。在柳宗元心中,能帮他完成这两件事的只有刘禹锡。于是病重时,柳宗元将家族和未刊印的诗文托付给刘禹锡,刘禹锡不负所托,他将柳宗元的儿子视如己出,悉心抚养成人并培养成进士。更花费了五年时间,收集、整理并编辑了柳宗元留下的诗文,亲自作序并刊行于世。
        
读诗忆古,不胜唏嘘,去想一个词,“高级感”。刘柳二人的情谊,更多还是在家长里短和烟火世俗,似乎并没有太多“高级感”,却又能长存千年,也如此诗,如此深厚,如此沉痛,却又如此平实,每次读起,都能让我们,久久动容。


《玄都观刘郎》

玄都观是长安城内的著名道观,初名通道观,始建于后周时期,原在汉长安故城内。隋朝建立后,文帝以乾卦爻辞规划大兴城时,为了镇住位于第五道高坡的九五贵位,将通道观迁建于大兴城崇业坊内(今西安南门外),改名为玄都观,隔朱雀大街与兴善寺相对。
        
玄都观以遍植桃花而闻名。
        
这是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贬十年后,刘禹锡和柳宗元同时被召回京。他们饱含喜悦,同游玄都观。刘禹锡挥笔写就《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长安道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迎面就拍,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栽种着许多株桃树,全都是俺老刘被贬离开京城后种栽。
        
风吹啊吹啊,吹乱桃枝,吹起我的骄傲放纵!两个劫后重生的中年人,心潮澎湃,脚步踏出少年的豪迈。
        
不料此诗一出,刺痛权贵,随即带来更大的劫,这一次比上一次还惨,刘禹锡被贬谪到比上次更远的播州,那里不仅地远,环境还异常艰苦。当时刘禹锡的母亲年事已高,根本禁不起长途跋涉和舟车劳顿之苦。

同遭此诗株连的柳宗元,不仅没有和刘禹锡划清界限,反而当即主动提出要和刘禹锡更换贬谪之地。因为那时,柳宗元被贬到柳州,柳州比起播州没有那么遥远,生活环境也相对好一些。

官府直接驳回柳宗元的请求,柳宗元频频上书,冒着被砍头的风险,祈求官府做出调整。后在裴度诸人的拼力相保之下,刘禹锡才得以改贬条件稍好一些的连州。此后,刘禹锡在连州近5年。
        
元和十四年(819年),刘禹锡因母丧才得以离开连州。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刺史。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从初次被贬到此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刘禹锡回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次年再返长安,回朝任主客郎中。
        
风继续吹啊吹啊,吹起我们的骄傲放纵!挚友柳宗元虽然已经辞世,但我要带着他,带着我们的桀骜,傲然屹立!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来怒放的桃花已经境况不再,只有菜花在盛开。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大摇大摆归来!
        
或许因为骨子里也有这种桀骜的基因,也同姓刘,我在中学阶段就对这两首诗有极狂烈的热爱,中学阶段唯一发表的一篇小小说《出海》,就引用了它:

远远,他的头跃出了海面,朝她用力地挥了挥手,融入了海的狂舞。 
她用力擦了把脸,咬破的嘴唇渗出了殷红的血。 

凌晨,他敲开了门。 
水珠仍在滴,他安静地对她笑:“前度刘郎今又来。” 
她依着门,泪流满面。


《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
你看你看
月亮的脸
偷偷在改变

一耳千年
你听你听
汉唐铁铃
挂上了飞檐
      
一瞬千年
你跳你跳
从容踏上
时空的塔尖
        
一步千年
你走你走
走过夜幕
走向更远明天


玄都观刘郎

玄都观刘郎


《灯光辉映霞光》
        
灯光辉映霞光
我站在一旁
把黄昏
仔细打量

夜云轻拥楼房
我探出手掌
把暮烟
拢成纱帐
      
晚风轻轻摇晃
我靠着画廊
去捕捉
逃窜铃铛
        
人生万般模样
我驭笔流浪
去笑对
流水年长


玄都观刘郎


《夜色如海漫山川》
        
夜色如海漫山川
这巨大的楼盘
就象夜海中
停泊的航船

白墙格窗如白帆
这失神的久站
也仿佛驶向
遥远的彼岸
      
夜纱下笛声婉转
天鹅绒的衣衫
又去向露桥
听更漏滴穿
        
半百人生常纠缠
还管什么牵绊
何愁有夜雨
诗篇作灯盏

玄都观刘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京公交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