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夏

《今日逢春头已白》
盛春,不读诗就是一种辜负,今天读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冬寒已去,西湖春色渐渐回归,湖面上已经有了淡淡的绿意。山坡上更是开满了绚丽的花朵,东风吹来,花瓣散落一地。
参军老兄你寄来的诗,因担忧我而藏了一些如云一般的纷乱愁绪,知道您已经在湖中摆好了酒宴,等待着我前去畅饮嘻戏。
万里之遥,有君这般情意遥寄,又赶上这春色闹人,总是能让我生出许多感慨。如今冰雪消融,门外千山都铺满了碧绿,江边繁花争艳,二月里又多是晴天,我的心情也好了些许。
还记得少年时,每逢春天都要与伙伴把酒言欢,没想到这个春天,刚过而立之年就有了苍老之感。如今他乡为客,风土人情各异,还是老朋友的关心更让人心暖,就像年少时的风一样旖旎。
这里的西湖,是指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西湖。谢法曹:即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属福建)人。当时在许州任司法参军。宋代州府置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等属官,统称曹官,司法参军即称法曹。
这是景祐三年(1036年)十月,诗人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和范仲淹对保守派的斗争,写信痛斥保守派谏官高若讷,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令。景祐四年(1037)年,友人谢伯初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写的是诗友虽已白发苍苍,但仍多愁善感,春思如云。也是回赠,谢伯初赠诗中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乱如云”之句,诗人特别欣赏,故化用其意,描摹诗人白发多情,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
许州、夷陵两地相距遥远,又有山川阻隔,故诗人对诗友“万里”寄诗,传递春的消息和真挚友情激动不已,但同时因身遭斥逐,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禁心头震颤。门外绵绵远山残雪融尽,绿装重换。二月晴朗的阳光下,江边红花正争相吐艳,如此来去匆匆的春天,让人感叹如梭的光阴和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其实诗人当时刚满三十,却触景伤怀,老气横秋: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却已是鬓发苍苍。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这两句我都深喜,何等久远绵长的情谊,又是何等感伤,何等唏嘘。
嗯,真是喜欢这样的评论:这句诗简直了啊!今日逢春头已白,一眨眼间周围都变老啦。不过,岁月固然无情,但依旧要热爱生活啊!
《方寸日夜》
夜里声音打破沉睡
张嘴
于是我张开
吞下家乡的江水
白天我在方寸之间
狂追
一万多步
是走廊的来来回回
我俯身成田间稻穗
俯身
看塘沟
游鱼几尾
我抬头看彩霞成堆
抬头
从孩提
到暮年垂垂
西湖春色归,
群芳烂不收,
参军春思乱如云,
遥知湖上一樽酒,
万里思春尚有情,
雪消门外千山绿,
少年把酒逢春色,
异乡物态与人殊,
冬寒已去,西湖春色渐渐回归,湖面上已经有了淡淡的绿意。山坡上更是开满了绚丽的花朵,东风吹来,花瓣散落一地。
参军老兄你寄来的诗,因担忧我而藏了一些如云一般的纷乱愁绪,知道您已经在湖中摆好了酒宴,等待着我前去畅饮嘻戏。
万里之遥,有君这般情意遥寄,又赶上这春色闹人,总是能让我生出许多感慨。如今冰雪消融,门外千山都铺满了碧绿,江边繁花争艳,二月里又多是晴天,我的心情也好了些许。
还记得少年时,每逢春天都要与伙伴把酒言欢,没想到这个春天,刚过而立之年就有了苍老之感。如今他乡为客,风土人情各异,还是老朋友的关心更让人心暖,就像年少时的风一样旖旎。
这里的西湖,是指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西湖。谢法曹:即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属福建)人。当时在许州任司法参军。宋代州府置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等属官,统称曹官,司法参军即称法曹。
这是景祐三年(1036年)十月,诗人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和范仲淹对保守派的斗争,写信痛斥保守派谏官高若讷,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令。景祐四年(1037)年,友人谢伯初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参军春思乱如云,
许州、夷陵两地相距遥远,又有山川阻隔,故诗人对诗友“万里”寄诗,传递春的消息和真挚友情激动不已,但同时因身遭斥逐,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禁心头震颤。门外绵绵远山残雪融尽,绿装重换。二月晴朗的阳光下,江边红花正争相吐艳,如此来去匆匆的春天,让人感叹如梭的光阴和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其实诗人当时刚满三十,却触景伤怀,老气横秋: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却已是鬓发苍苍。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这两句我都深喜,何等久远绵长的情谊,又是何等感伤,何等唏嘘。
嗯,真是喜欢这样的评论:这句诗简直了啊!今日逢春头已白,一眨眼间周围都变老啦。不过,岁月固然无情,但依旧要热爱生活啊!
《方寸日夜》
夜里声音打破沉睡
张嘴
于是我张开
吞下家乡的江水
白天我在方寸之间
狂追
一万多步
是走廊的来来回回
我俯身成田间稻穗
俯身
看塘沟
游鱼几尾
我抬头看彩霞成堆
抬头
从孩提
到暮年垂垂
到了谷雨,夏就快了吧。很适合读这样的一篇小说,骆平的《无尽夏》。
主题是“一个寻找和回归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医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生,人到中年以后,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回过头去看看他的初心是什么。用比较宏大的话题来讲,初心是为人服务的,但是放到个体身上,每个人的初心,都会有细小的不一样。
为什么选择华西的医生?作者说:其实在成都大家都知道,华西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第二名。我自己也认识华西的一些医生朋友,跟他们接触比较多的过程当中,你会清晰地感受到,他们既是“神”一般的拯救生命的存在,但同时也是普通人。
作者进一步思考:在这样的一种生活体验之下,医生的心理会是怎样的?他们的初心是什么?当他们每天那么忙碌,那么受人尊敬,或者是被人垢病,被寄予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值,这样的人生体验和状态之下,会不会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又怎么样去寻找、体察或者再次印证自己的初心呢?
故事不曲折,甚至略显矫情,但象只手,不由分说地拎起了我的心。很喜欢这样的笔触:
“佛堂很静寂,但这也是假象。李浩拉开一点点窗帘,立即就有铺天盖地的车流、光线、颜色和各种各样的建筑的轮廓与倒影喧嚣而来。不光如此,窗棂下有一排花架子,开着好些蓝紫色的花,大朵大朵繁茂的花,花瓣却出奇地细碎脆薄。”
“他沿着荷塘边的小径步行了一段,这正是成都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微微的阳光穿过树叶,天气好的就像是转个弯。就能遇见谁。那个要找的男生,或是黄玉梅。”
“李浩迟疑了一下,拿着那把灰色的雨伞转身朝前走。走出一段,他猛然发觉,从老头家通往小区出口的道路两旁,全都栽种着绣球花。微蓝的,绛紫的,轻粉的,淡青的,正是那种叫做无尽夏的品种,一簇一簇,密密麻麻的,一朵牵连着另一朵,不分边际,难以分割。而每一簇,都美的惊心动魄。”
还有对无尽夏的描述:不知为什么,漫长的夏日,这意象仿佛有点措手不及的苍凉。其实花草无意构建任何一门知识学谱系,也无意颠覆潜隐的复杂话语深渊,它们是冰凉的,也是寂静的,是感性直观,也是天工开物,更是庄严的生机哲学本身。
嗯,我们单位的院子,除了月季,也多的就是绣球。浇了水,原本就硕大的绿叶,又油油地展了一圈。
它们拥着花蕊,那里面白的紫的青的抱成一团,是一个个小小的音符,凝成了花之歌。叶子还拥着蓝白色的花瓣,它们也紧紧抱着。
是吧,我们其实也就象无尽夏,嗯,绣球。只要找回初心,只要那样紧紧聚在一起,很快,院里院外,漫漫长途,便又都会有芳泽,沁人心脾。
主题是“一个寻找和回归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医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生,人到中年以后,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回过头去看看他的初心是什么。用比较宏大的话题来讲,初心是为人服务的,但是放到个体身上,每个人的初心,都会有细小的不一样。
为什么选择华西的医生?作者说:其实在成都大家都知道,华西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第二名。我自己也认识华西的一些医生朋友,跟他们接触比较多的过程当中,你会清晰地感受到,他们既是“神”一般的拯救生命的存在,但同时也是普通人。
作者进一步思考:在这样的一种生活体验之下,医生的心理会是怎样的?他们的初心是什么?当他们每天那么忙碌,那么受人尊敬,或者是被人垢病,被寄予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值,这样的人生体验和状态之下,会不会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又怎么样去寻找、体察或者再次印证自己的初心呢?
故事不曲折,甚至略显矫情,但象只手,不由分说地拎起了我的心。很喜欢这样的笔触:
“佛堂很静寂,但这也是假象。李浩拉开一点点窗帘,立即就有铺天盖地的车流、光线、颜色和各种各样的建筑的轮廓与倒影喧嚣而来。不光如此,窗棂下有一排花架子,开着好些蓝紫色的花,大朵大朵繁茂的花,花瓣却出奇地细碎脆薄。”
“他沿着荷塘边的小径步行了一段,这正是成都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微微的阳光穿过树叶,天气好的就像是转个弯。就能遇见谁。那个要找的男生,或是黄玉梅。”
“李浩迟疑了一下,拿着那把灰色的雨伞转身朝前走。走出一段,他猛然发觉,从老头家通往小区出口的道路两旁,全都栽种着绣球花。微蓝的,绛紫的,轻粉的,淡青的,正是那种叫做无尽夏的品种,一簇一簇,密密麻麻的,一朵牵连着另一朵,不分边际,难以分割。而每一簇,都美的惊心动魄。”
还有对无尽夏的描述:不知为什么,漫长的夏日,这意象仿佛有点措手不及的苍凉。其实花草无意构建任何一门知识学谱系,也无意颠覆潜隐的复杂话语深渊,它们是冰凉的,也是寂静的,是感性直观,也是天工开物,更是庄严的生机哲学本身。
嗯,我们单位的院子,除了月季,也多的就是绣球。浇了水,原本就硕大的绿叶,又油油地展了一圈。
它们拥着花蕊,那里面白的紫的青的抱成一团,是一个个小小的音符,凝成了花之歌。叶子还拥着蓝白色的花瓣,它们也紧紧抱着。
是吧,我们其实也就象无尽夏,嗯,绣球。只要找回初心,只要那样紧紧聚在一起,很快,院里院外,漫漫长途,便又都会有芳泽,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