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丛林战记0612

(2013-06-12 03:02:19)
标签:

游戏

杂谈

  在知乎上有两个关于团队的答案很值得看看,一个是明城关于丁香园的团队描述,令一个是NALA刘勇明自述的团队文化

  在前者的回答中,丁香园的技术团队就是一群理想主义加高效的极客,而且居然从不迟到——这一点尤其可怕。对我而言,我乐于每天晚上在公司呆到天光大亮,但躺下就一定要睡到体温恢复正常为止。而冯大辉喊着说晚睡晚起好,想想他每天花在微博微信知乎和工作上的时间,要他也每天不迟到这真就非人了。


  刘勇明的回答是另外一种强悍,在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入局,系统化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其团队人才的初期来源毫不挑剔,摆明了一幅就算是绵羊但我是狮子的态度。人业绩摆在那,现实如此,也不得不服。


  我其实很想将这样的理想团队之所以能够打造出来的原因归结于这两家公司都在杭州,整个阿里系的发育让杭州的从业者全都教育了一次,电商的高速发展令竞争和自我学习的意识成为所有行业人员的基本素养,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在人才吸引方面又享有天然地利。这样的大环境已经很有那么几年了,一方水土培育一方人这话确实不假的。记得06年左右在西湖边上喝茶,上海一帮过去的人就在惊叹,怎么走哪个咖啡厅都看到人摆出笔记本谈的是用户体验或者产品,就算是装逼,这满城逼格里总能催生出几个真牛逼吧。


  开新项目超过一个月,无论应用或游戏的开发都还在前期,杂乱无章的事由彼此交错,会导致每晚看着进度表的delay心情沮丧。好在每个项目组的人数都不多,结构完全扁平化,只能将delay看作是新团队磨合的代价,这种时候看到丁香园那边“* 我们的设计师有足够的话语权,基本上都是自发形式的改版,不会按照和根据 BOSS 的品好去完成产品;* 团队的默契有时候会很惊人,往往你使用的时候碰到的问题,还没有提出来等到下个版本的时候就已经修复了”这样的描述就会想一头撞死。


  这样理想化的团队打造过程中,如前所述,整个城市、或至少一个园区相对成熟、有成熟的人才流动,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有人才的丰沛的大环境,和已经成熟的公司,也就能催生出更多人才涌入。“成熟的环境”所带来的是教育成本的降低——跟人无法沟通而非要沟通真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


  当一个创业型的小公司里90%都是本地员工,从工作的角度来讲未必是好事:在本地已有足够多的同学旧友,未必与公司的同事发生更多的互动;家人对其的影响权重太高,这令整个项目不得不将太多的员工生活因素考虑在内。说上面这些话估计会被人喷,但一个小型创业公司,保障员工的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之外,如果接下来还不能达到“所有人全力以赴于产品”的状态,那么耗费的时间和机会成本确实是高了太多。


  从新团队的角度来讲,目前的几个项目组人员按照以下结构看来显得比较科学:老人/新人、本地/外地。但另外一个重要的组合则是爱好者/职业人,这就相对而言比较惨一些,爱好者不专业,或职业者无热情,都会导致最终的产品只是沦为一堆垃圾代码的组合。


  只有“做出垃圾”这件事是最无法接受的:无论如何加班努力,如果做出的是毫无新意的产品,那就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十年
后一篇:Mundi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