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日
(2018-10-15 22:18:32)
标签:
诗清诗郑珍春尽日 |
分类: 明清诗精选 |
春尽日①
清·郑珍
绿荷扶夏出, 嫩立如婴儿。
春风欲舍去, 尽日抱之吹。
对此伤我心, 泪下如绠縻。 ②
天岂欲我穷, 天岂欲我衰!
日月自见多, 大化谁能持? ③
阑边秃尾雀,④ 摧老看众嬉。
微物亦有然, 聊复进一卮。 ⑤
【作者】
1806-1864,字子尹,遵义人。道光举人,官荔波县训导。有《巢经巢诗集》。珍为程恩泽门生,传其经学、诗学衣钵,开道、咸以来诗家一变局。珍诗风格兼奇奥及平易二种,陈衍谓其“学杜、韩而非摹仿杜、韩,则多读书故也。”作为“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的代表。胡先骕曰:“郑珍卓然大家,为有清一代冠冕。"
【注释】
①春尽日:立夏节前一日。 ②绠糜:绳索。这句说泪下如线。 ③大化:人生的重要变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 ④阑:同“栏”。 ⑤卮(音支):酒杯。
【品评】
此诗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春末作于湘中,于暮春景物的描绘中,抒写了人生的感慨。一起四句,隽妙生动,文章天成,妙手偶得。虽大家如杜、韩、苏、黄,也不曾能道出近似的好语,无怪胡先骕赞叹珍诗,谓“纵观历代诗人,除李、杜、苏、黄外,鲜有能远驾乎其上者。”由“春风吹舍去”而引出“对此伤我心”以下的感慨。用的都是道家经典,“天岂欲我穷”,用《庄子·大宗师》的“父邪母邪!天乎人乎!……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作者用来推究“穷”“衰”的原理,不是人穷呼天的俗情。所以下面用了《列子·天瑞》“大化”的说法作解答,“谁能持”,意即本于《庄子·大宗师》:“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意谓迫促)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老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但这里是诗,提出一个问题,发了一通议论以后,接着回到“阑边秃尾雀,摧老看众嬉”的即景,作为旁衬。引出“微物亦有然”的看法,一转笔以借酒排遣作结。这正是《庄子·人间世》所谓“自事(治)其心者,哀乐不易施(即不移易)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哲学观点。陶渊明《神释》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也是这个意思。郑珍在这里,运用道家经典,除“大化”一词外,都能融化得不太着痕迹,好像白描一样,这是“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的特点,也是郑珍诗歌艺术手段的高超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