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瑞大爷为何被祭了“风月宝鉴”?

(2016-01-08 09:17:16)
标签:

文学

文化

瑞大爷为何被祭了“风月宝鉴”?

 

 

《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专门写贾瑞被王熙凤设毒局羞辱至死,拿他来祭了“风月宝鉴”。一般论者往往只从中看到王熙凤的刻薄毒辣,有的甚至只把这一回当“荤段子”看,对这位瑞大爷很是轻薄,红学家们也少有正儿八经的深究。

 

本来,这一回是《红楼梦》中唯一提及“风月宝鉴”的篇章,而《风月宝鉴》又可能是曹雪芹批阅增删的底本,那么能否就此认为,其中故事的寓意就真的如甲戌本所批,只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呢?贾瑞作为一个人物典型,难道除了贪淫好色之外,就别无特征吗?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要说,《红楼梦》把风月情场作为对一个家族败落的成因,当然属于题中应有之义。秦可卿之死、尤二姐之死都关乎于此,这个贾瑞当然也可以视为其中的反面典型。但即便如此,为何唯独拿贾瑞来祭“风月宝鉴”?作为罪孽之首的宁府贾珍的丑行都被畸笏叟命其删节了,贾琏的那些偷鸡摸狗事儿也还掩饰得过去,这贾瑞好歹也是一位姓贾的爷,也只不过想通个奸,何至于就被羞辱至死呢?

 

从作者身份的角度来看也成问题。最近我看了一些草根红学家的文章,感觉有些研究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有人提出,如果说《红楼梦》有自传性质,曹雪芹真是曹寅之孙,那么他在书中就应该避讳曹寅的名字,可是书中却偏偏提到唐寅,而且借薛蟠之口拿“寅”字开玩笑,这一内证的反驳就很有道理。受此启发,我认为曹雪芹把这位自家兄弟拿来作牺牲,似乎应该有更大理由。

 

再从王熙凤的角度来考虑,她用“毒设相思局”来对付这位贾家的大爷也似乎不合情理。对这个小叔子的挑逗,王熙凤完全可以拿出当家人和做嫂子的威严来,要么庄重拒绝,要么严词训斥,贾瑞也就不敢造次了,怎么会用对付色狼的办法,引诱捉弄而置之死地呢?有人就解释说,那一定是瑞大爷和凤姐原来就有一脚,焦大骂“养小叔子”就是指的他们,后来因为发生利害冲突,凤姐才施以毒计。也有人认为,那贾蓉本来也是个想通奸的,他醋瑞大爷,就在“相思局”中故意加码恶搞,才把瑞大爷搞得大粪淋头、一命呜呼了。然而这些说法都很牵强。

 

那么,王熙凤究竟为什么要对瑞大爷下此毒手呢?其实平儿的一段话已经把问题的实质点透了,读来让人恍然大悟。

 

当凤姐把贾瑞的举止告诉平儿的时候,平儿说:“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你听,她观点很明确,态度很明确,目的很明确:你资格算不上贾家的爷,你只不过是只“癞蛤蟆”,怎么能“想天鹅肉吃”呢?第四十八回说到贾雨村时,平儿还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可见在她看来,贾瑞和贾雨村一样,都只不过是“野杂种”而已。

 

确实,这贾瑞乃是贾府远房玉字辈子弟,父母早亡,由祖父贾代儒教养。破落户贾代儒只是贾府聘请的穷教书匠,贾瑞也只不过是帮他爷爷维持学生的杂役,不仅高攀不上贾家权贵,连生计都不宽裕,却不知高低贵贱,居然把王熙凤当自家嫂子,对她产生非分之想,这是何等可悲?而贵为“龙王都来请”的王家千金,又是贾府里女掌权人的王熙凤,“叫他不得好死”,又是何等顺理成章!

 

也正因此,瑞大爷“想吃天鹅肉”被羞辱至死就不仅验证了“风月宝鉴”,更揭露了封建宗亲时代的真实社会关系,贾家的败亡也就不仅关乎风月,也合乎历史的铁则了。我认为,这也许是《红楼梦》第十二回的宏观大旨,而曹雪芹们的用笔,也无疑是占了大道理的。

 


链接

 

1《曹宗国文史随笔》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8bb980101t0zd.html

2《曹宗国文化评论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8bb980102vcqc.html

3《曹宗国时评文集》http://hlj.rednet.cn/wj/136.htm

4《曹宗国诗歌散文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8bb980102vd43.html

中短篇小说集《人迹》http://v.book.ifeng.com/book/yc/3009557.htm

长篇历史小说《巴山旧事》http://yuedu.baidu.com/ebook/d0d49387b14e852458fb575c?fr=aladdin&key=巴山旧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