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夸奖的“版荡诚臣”是个大牛人

标签:
杂文 |
分类: 文史随筆√ |
唐太宗夸奖的“版荡诚臣”是个大牛人
要知道这位萧瑀有多牛,他在一次宫廷夜宴的表现可谓淋漓尽致。据《独异志》里记载,“唐萧瑀尝因内宴,上曰:自知一座最贵者,先把酒。时长孙无忌、房玄龄等相顾未言,瑀引手取杯。帝问曰:卿有何说?瑀曰:臣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太宗抚掌,极欢而罢。”
由此看来,萧瑀之所以牛,首先因为他身份高贵显赫。他既是前朝帝王之胄,又是现今的皇亲国戚。萧瑀的高祖父是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昭明太子萧统,父亲是梁明帝萧岿。他的亲姐姐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他的妻子和唐高祖李渊是表兄妹,而儿媳妇是唐太宗的女儿襄城公主。这样的身份地位,岂能不牛?
不仅如此,萧瑀还在帮助李家打天下、特别是帮助李世民登上宝座立下大功。《旧唐书·萧瑀传》记载,李世民曾说:“武德六年以后,太上皇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也。”由此可见在玄武门那场生死攸关的兄弟决斗中,萧瑀是冒着生死危险、坚定不移地支持了李世民的。这样的“社稷臣”,又岂能不牛?
萧瑀身为宰相,上朝言事每每言词简括直率。一次他与副相陈叔达意见不合,两人争论不休,相持不下,居然在朝堂上动起怒来,太宗几次都制止不住,搞得很不像话。当时唐太宗初登帝位,有树威震慑大臣的心理,见二人如此放肆,顿时怒不可遏,推倒御案,拂袖而去,随即传出一道圣旨:“萧瑀、陈叔达身居相位,然言语失态,皆有对皇上不恭之罪,一并罢免所有官职,回家闭门思过。”这是萧瑀第一次被罢相。
萧瑀罢官回家,依然气愤难平,竟然大病不起。太宗得知后,想到他毕竟也是为了自己的社稷江山,觉得自己有些过份了,便传下圣旨,任命萧瑀为太子少师,后来又诏任为尚书左仆射。于是萧瑀再次出任当朝首相。
可是萧瑀秉性难移,他严厉清正,不肯容人之短,不善处理官场人际关系,依然经常逆忤圣意,以后又经历了三次罢免和复出。李世民一方面极为怨愤,但念他忠诚耿直,不忍再度废黜他,希望他能自动辞职,以保全面子。但是萧瑀却牛气不改,最后李世民不得不罢免了他的相位和全部封爵、封邑并且贬出京城,这是萧瑀第五次罢相。不过到了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萧瑀仍然位列第九。
萧瑀以皇亲贵胄之尊,五遭罢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诚亮直,不徇私情,不畏君颜,可谓少有的牛人。不过萧瑀之所以能这么牛,也是因为遇到了唐太宗这位开明的君主。所以《旧唐书·萧瑀传》里魏征有言:“臣有逆众以执法,明主恕之以忠;臣有孤特以执节,明主恕之以劲。昔闻其言,今覩其实,萧瑀不遇明圣,必及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