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回望巴山

标签:
文化文学 |
回望巴山
我所说的巴山,不是地理上具体的巴山,而是人文史上泛指的巴山,那就是川东鄂西一带的十万大山。它是一个中华古老民族的繁衍之地,承载着从巴人到土家族的万年乡愁。
把这一带山水称之为巴山,很早就见诸历史记载。而杜甫就写有题名《巴山》的诗,注解里说,因为那里曾经属于巴子国。李白也诗云:“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然而,巴山真正蜚声文史,成为一片诗意栖息之地,还是因为李商隐曾经寄给我们“巴山夜雨”。
是的,自从千年以前李商隐《夜雨寄北》之后,“巴山夜雨”就给这十万大山披上了朦胧的诗纱,雁鳴万里的巴山驿道从此布满羁旅他乡的愁绪,古月朗照的山寨楼台从此浸润了离人重逢的悲欢。于是,巴山就成为百代骚客的流连回望之地。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当年淹留巴山的梦中彩笔,并非蘸于秋池而遥寄朝云,也无意青女素娥天涯芳草。他是在此山彼地、今宵他日的时空中往复回环,用烛光西窗的回望极力强化了此刻身临的巴山夜雨,让此情的追忆永远不会惘然;也告诉人们,人生的每一个此刻、其实都将成为后日的留念
因此,回望巴山,就不只是永驻历史的眺望,也是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这眷恋也不止于情有所钟的意会,更在于生命感悟的哲思。且不说人生总有生别离,难免失意恓惶时,比如灞桥折柳西出阳关、又如杨柳岸晓风残月,即便是平淡厮守的朝朝暮暮、云淡风轻的早出晚归,也当好自珍重。因为这必将是日后值得回望的生命记忆。
巴山在古代曾是世上凄凉之地,不但李商隐北归途中在此淹留三年,在巴山夜雨中还苦咏过“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而另一位诗人刘禹锡更是长期贬谪于此,长吁短叹“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虽说他们日后也未必很发达如意,但回望巴山,毕竟使他们惆怅的人生感受到几分温暖和诗情。
巴山,今天应该已经成为人间温柔之乡,我有理由这样设想。那一座座高山应该都坚挺着巴方舞者的脊梁,那一道道流水当然都萦绕着土家歌女的柔肠,巴山月下,处处都是土家人魂牵梦绕的幸福家园。我希望,一从“巴山夜雨”后,碧海青天夜夜心,多少别离梦西窗,烛光长照有情人。
回望巴山,就是缅怀曾经的流年;回望巴山,就是萦怀生命的往昔。回望巴山,许多陈年旧事、许多离情苦愁、都会成为西窗烛光里的“巴山夜雨”。它不再洗退你青春的韶华,也不再淋皱你沧桑的容颜。诗路花雨之后,你心头会显现出一架绚丽的彩虹。
真希望在有生之年,我得以借助时代的高铁和动车,穿越时空隧道,去回望我倾情诉说过的巴山。
1《曹宗国文史随笔》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8bb980101t0zd.html
2《曹宗国文化评论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8bb980102vcqc.html
3《曹宗国时评文集》http://hlj.rednet.cn/wj/136.htm
4《曹宗国诗歌散文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88bb980102vd43.html
5中短篇小说集《人迹》https://yuedu.baidu.com/ebook/bf6d7f28ef06eff9aef8941e
6长篇历史小说《巴山旧事》http://yuedu.baidu.com/ebook/d0d49387b14e852458fb57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