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 精彩演出 董维松教授

标签:
董维松中国音乐学院宋体龚琳娜中国戏曲音乐会杂谈 |
分类: 情深感动 |
为了庆祝中国音乐学院著名中国传统音乐学家、教育家董维松教授八十华诞
咬定青山——董维松教授 学生戏曲唱段演唱会
中国音乐学院 国音堂歌剧厅
董维松(1930-)河北黄骅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家,戏曲音乐理论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原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会顾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委。1945年8月参加革命,在解放军文工团从事音乐工作多年。1959年毕业于中心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暨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等职。出版有河北梆子《蝴蝶杯》、汉剧《宇宙锋》、《民族音乐学译文集》(合编)等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从事戏曲音乐教学40余年,编写教材20余部,计20余万字,并指导硕士研究生数名。
演出人员名单:吴碧霞、尉金莹、弓宇杰、冯志莲、林林、李光辉、袁环、肖璇、张天彤、赵晓楠、徐欣、艾则孜、伊力哈木、艾合买提江、阿里木、玛依努尔、艾克拜尔、买买提吐尔逊、乌斯曼、热依拉、吐尔洪、孟萌、尹小娇、董晶晶、周强、声灵合唱等。
演唱会在吴碧霞演唱的河北梆子“杜薇逃出烟花院”中开场,演出期间被董维松教授称为往年交的龚琳娜及其“声灵合唱”备受关注,被大家戏称是“七仙女”,相继演唱了《丢丢铜》、《冬去春来》等四首歌曲,得到一致好评。据悉,此次是“声灵合唱”的第一次亮相演出,意义深远
董维松教授专注的看着台上学生的表演
每每一首曲目结束 场想头一个鼓掌、最热烈的一定是董教授,那是对学生的肯定
新疆班的学员
龚琳娜及声灵合唱
龚琳娜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2000年获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2002年开始探索中国新艺术歌曲的演唱,2005年旅居德国。出版长篇《走生命的路》、《走西口》、《弦歌清韵》、《夜雪》等。近来以一首《忐忑》在欧洲获得最佳世界音乐大奖,并受到王菲,杜汶泽等青睐,被中国观众评价为“神人神曲”。
“声灵”女子无伴奏合唱团,目前由龚琳娜(团长)、何怡、胡翠波、曾乙、郭艳华、曹语涵、刘小溪七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音乐总监-老锣 (德国)。“声灵”的成员来自全国不同的城市,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具有精湛的歌唱功底,也拥有各自独立的舞台。她们接收不同地域文化的熏陶,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灵性;她们勇于追求本真的艺术,打破了专业技术的束缚,寻找鲜明的嗓音特点,寻求更真实的突破。
这几位年轻的歌唱家此次联手,为当代中国民族声乐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不可限量的光明前景。这也是一群有着火辣辣热情的姑娘,她们必将创造出充满活力的世界音乐,把寻找了很久的“中国的嗓音”倾情的向世界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