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州市灯泡厂(13)管永才和他的老工友

(2022-04-18 14:36:03)
标签:

历史

从上海聘来的八九位老师傅都是从上海灯泡厂来的工人。他们来厂后,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的原因,自成一体。都住在集体宿舍的一排平房中,比较宽绰。吃饭也多是互相合伙做自己喜爱的南方口味的饭菜。他们沿用南方人的习惯,每天早晨用柴棒生火,把厂里煤气房的已经炽热淋水产生过煤气但未充分燃烧的炭核,拣来做燃料来做饭。傍晚几个人围在一起,慢条斯理地吃饭、品酒、饮茶,用软软的吴语家乡话,说些家乡事,宽解乡愁。除了自己的徒弟外,他们不大和当地人接触,倒是与何伟蒸、申屠志林,以及卫生所的江苏人储大夫等老乡见了面,很亲热地打招呼、拉家常。过年回家探亲,他们总要到上海转一转,回来时给徒弟们买些城隍庙的兰花豆什么的各种炒货小吃,我也每年都分享过。

我能分享这些小食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和他们之中的管永才师傅比较熟。管师傅是江苏武进人,个头不高,五十多岁了,干活时总要戴一副老花眼镜。他虽然也是长年穿工作服,但收拾得干净利索。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所以比起别的老师傅来,儒雅有致。他负责装配车间绷丝工序的技术工艺,是典型的那种心灵手巧的老工人师傅。绷丝机是装配车间最精密最核心的设备,由他来专门调试维修。他书画兼擅,是河南省著名的工人漫画家。我在进厂之前就在刊物上经常见到他的漫画作品。厂里在大型节庆时的展板和墙报,当然少不了由他来操持,我常跟他打下手,所以相熟识。他的精力很充沛,突击办报时,常常要连夜赶工,到后半夜我们几个年轻人已经瞌睡得睁不开眼了,他还在聚精会神、有滋有味下意识地哼着小曲画着写着。平时黑板报上的美术字,他根本不用打格子,顺手拿笔就写,方方正正,十分耐看。他说,老话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天都要动手画写几笔

王森是位很重情义的人。他曾跟着管师傅在绷丝机上干维修,所以有师徒之谊,对之尊重有加。他们还经常合作编辑装配车间或者全厂的墙报,一人写一人画,配合默契,意趣相投。管师傅也觉得王森是位可信托的年轻人。他退休时,让自己的儿子管小兴从老家来接班,把儿子托付给了王森,希望王森一是能帮助让中学毕业的小兴进修取得大学文凭,不要像自己吃没文凭的亏;二是帮助找对象成家立业。王森不负管师傅的嘱托,向厂领导推荐小兴去电大学习机械专业,有了大专毕业文凭;又把自己的表妹介绍给他,组成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与王森成了郎舅亲戚,两家不但年节少不了来往,平时也经常有联系。灯泡厂关门后,小兴到马寨经济开发区一个大型企业任副总工程师,干得十分出色。管师傅的心愿都满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