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非洲 |
高墙的那头-圣城伯利恒
隔离墙
山头上伯利恒
涂鸦的墙
伯利恒街道
伯利恒小巷
5月12日睡在暗无天日的地窖,就象海底的鲸鱼要到海面上呼吸一样,我每天早上都要站在4楼顶大口呼吸,一旁的店小工还蒙着被子睡大觉呢。
阴云密布的天气去博利恒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是巴勒斯坦拥有民事管理权的七个城市之一,武装政权掌握在以色列手里,这也是巴以冲突根源之一,这个距离耶路撒冷仅仅十公里耶稣诞生的圣城就没有真正和平过。
小山包上蜿蜒的灰色隔离墙耸立于我的面前,铁丝网,碉堡,乌黑的机枪口将我带到记忆中最深刻东西德柏林隔离墙,这座东西方阵营对峙的标志性建筑物在1989年拆除,13年后,巴以城市间12米高的隔离墙拔地而起,是历史的倒退吗?
通过隔离墙人车有两条分开的通道,对外国人的检查比较宽松,巴勒斯坦要进耶路撒冷必须申请通行证,巴方那面隔离墙隔离墙上有许多具有讽刺意味的涂鸦作品,有这么一句话写着:“让我们建设桥梁,而不是墙壁”,还有一个画面是一个虚线的门框,上面画着一把剪刀,含义很清晰,就是要剪开缺口,打开一扇沟通的窗口。墙角下是出租车的停车场。
打车到圣诞教堂,教堂前是马槽广场,每年都会在此举行大型的平安夜晚会,可是随着巴以冲突的升级,来这的游客已经大为减少。高大的石墙左下脚是一米五高的小洞,没想到这就是进出的大门,弯腰进入,抬眼一看,幽暗的教堂大厅立柱是油光发亮,透着淡淡血红色,大厅有几块翻开的木板,地下是几片罗马时代的瓷砖。
教堂内祭坛右侧是圣诞星洞入口,左侧是出口。星洞狭小,长约13米。洞中石阶右侧是著名的圣诞圣坛,约1米的半圆红白大理石中央镶嵌着银14角星,上书拉丁文“圣母玛利亚的基督耶稣诞生地”。圣坛上悬着15盏基督教各派的银长明油灯。对面左侧是耶稣出生后充作摇篮的石马槽。右侧是纪念3贤哲的小石桌。附近石洞埋着耶稣家出逃后被罗马总督下令杀死的上千男婴尸骨。出洞往前是1881年建的圣卡特琳圣芳济会教堂,它宽大明亮,年年在此举行圣诞夜弥撒,向全球转播。
从圣诞教堂去牛奶洞窟只要十分钟路程,这是个重新翻修后的教堂,在地下的一个洞窟内,没啥看的。传说是这样:玛利亚在这个洞中与刚出生的耶稣呆一起,天使告诉圣约瑟必须让孩子逃往埃及,急着出门的玛利亚的乳汁滴到地面上,将红色的地面染成奶色,来此的人们将这些神奇的白色岩石带回自己的教堂。
伯利恒的城区不如耶路撒冷那么整洁,这里汇率却是最高,1美元=3.96谢克尔。肚子有点饿,沿着市场逛,街上不少犹太人警察,伯利恒在巴勒斯坦城市中算是相对和平的吧。这里比较穷,东西应该便宜吧, 15谢克尔一个素菜陷大饼,我想我的眼珠应该快弹出来了,“上帝,我不是日本人啊”,“那么10谢克尔”“我是中国人,5谢克尔吧?”摇头,回答我的是冷漠的摇头,原来以为中国政府总是支持巴勒斯坦的,可巴勒斯坦的人民并不象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那么热情,同样贫穷的国家,完全不同的待遇,换一家试试吧,第二家,第三家,没有一家的老板对我的还价做出哪怕是一秒钟的思考,10谢克尔看来是最低价格了,我失望了,和我胃一起。市场上的蔬菜比耶路撒冷便宜,娜娜提着她的晚餐,而我毫无收获。
下午2点回到耶路撒冷的大马士革门,这是穆斯林的聚集区,进城门后是热闹的小巷,周末大家都出来采购,在以色列最敏感的就是物价,这里也便宜些,我买了些蔬菜。
下雨了,奔回家做饭,我中饭都没吃呢,10谢克尔的大饼我可以在家美美地吃两顿蔬菜盖浇饭呢,想想我就开心,节约当然不是我旅行的目的,但它却能让我开心,还是老三样,西红柿、卷心菜、青辣椒大拼盘,娜娜看到我陶醉在盖浇饭之中,怀疑的目光盯着我,她吃的是煮面条。
打开电脑存照片,网络信号进来了,不太稳定,如此轻易地和国内联系我已经很满足了,MSN上遇到了阿拉穆,他说已经决定跟我们去东非玩几天。
地下教堂
放学回家的巴勒斯坦女生
街头点心店
兑换点
耶稣诞生处
排队进入
牛肉店
牛奶教堂
三个小伙伴
彩绘玻璃
圣诞教堂高墙
教堂小门
圣母圣子像
拜
罗马时代瓷砖
耶稣像
烛火
斜阳巷道
小贴士:
在大马士革门坐阿拉伯巴士124路,3.5谢克尔,20分钟
的士到圣诞教堂10谢克尔
伯利恒汇率高1美元=3.96谢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