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倚天屠龙记》,金花婆婆到蝴蝶谷追杀胡青牛,见到命不久矣的张无忌,很为他惋惜,张无忌就背了一段《庄子》给老太太听:
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意思是说:“一个人寿命长短,是勉强不来的。我哪里知道,贪生并不是迷误?我哪里知道,人之怕死,并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面不知回归故乡呢?我哪里知道,死了的人不会懊悔他从前求生呢?”庄子的原意在阐明,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死其实没甚么分别,一个人活着,不过是“做大梦”,死了,那是“醒大觉”,说不定死了之后,会觉得从前活着的时候多蠢,为甚么不早点死了?正如做了一个悲伤恐怖的恶梦之后,一觉醒来,懊恼这恶梦实在做得太长了。
我们有的时候为朋友好,会不会就象求生一样,是本能的错呢?前几天有个一向把我当“导师”的朋友在言谈中突然暴起,指责我高高在上否定一切的态度——一开始我很讶异,继之以恼怒,觉得真是狗咬吕洞宾,之后又有点失落感(呵呵,可能是感觉不再被人需要吧)……但过了昨晚,我已经“醒觉”了
子曾经曰过,一饮一啄,各有前定,我想我是没有必要苦苦逼着别人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毕竟生活不是奥运会,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不吃力的生活方式
哗……但愿我的世界就此清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