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版画收藏欧洲铜版画 |
http://s16/mw690/576362a1tx6BP4vkKVZd3&690
由意大利皇家雕版师彼得桑蒂巴托丽的铜版原拓看老铜版画的文献价值
文图/孙以煜
这是笔者2012年5月在莫斯科伊兹麦勒沃淘买到的一组欧洲老铜版原拓。
欧洲老铜版画原拓,作为影像技术出现前的纪实性图像,都是由雕版师刻出版后与活字版拼版而成图文版。因此,欧洲人都明白,如果是一张旧版图书,其中的图都是版画原拓。因此,欧洲人习惯于看到有插图的老版图书,都要把图取下来,用玻璃纸包起,拿到文物市场去卖。中国没有这样的工业传统,也就没有这样的意识。即便是铜版画得到重视的乾隆盛世,其以《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平定台湾战图册》等为代表的铜版画战图系列,也多由乾隆皇帝御制,委托法国铜版画师经数年雕版制作,但代价昂贵仅限大臣和皇室内部少量流传,民间根本见不到。即便这样的图书或与文字拼印在一起的欧洲老铜版画出现在国人眼前,也多认为是印刷品,无力给以重视,殊不知,这样的老铜版画,都在百年以上。就绘画的意义讲,这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经典,这样的绘画有着明确的工业痕迹,却又是写实语言达到最巅峰阶段的绘画。作为影像前的纪实性刊刻图像,它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的14世纪。到了17、18世纪,铜版画成为记录历史和事件的影像前图像文本。后来,欧洲使团出访,铜版画师成为类同摄影记者的随团画师,每到一地,要要把当地的风土人情,事件场景,绘制在案,作为史迹留存。因此,影像出现前的欧洲细密铜版画,多都具有记录历史和拷问社会文明进程的文献价值。比如从清朝乾隆年间来中国的马嘎尔尼使团的画师威廉.亚历山大,因了他在铜版画中对中国时下政治文化情境的绘制,使得中国从清乾隆开始,便有了以铜版画刊刻为蓝图的较为客观的图像记录,如《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等等一系列记录历史事件的写实性画卷;比如《清朝军队》铜版画,比如《圆明园》这幢已经不在的古代园林建筑;比如以洪秀全为形象刻制的《天弟》等等。由此可见,一百多年前的纪实性绘画——欧洲老铜版画,实在是不可多得文化遗珍,当及早认识,珍重拣拾......就绘画的意义讲,它们都是最早的版画。即便是为了出版推介需要制作的画名画复制品,其绘制和刻板过程,也已经使得铜版画与原作有了完全不同的绘画性表述,有了再次创作的痕迹和结果,
1699年的欧洲老铜版画蚀刻原拓《尼禄(古罗马暴君)》——意大利皇家雕版大师彼得桑蒂巴托丽的铜版画蚀刻原拓。淘买自2012年5月莫斯科伊兹麦依斯基跳蚤市场。橹西通过维基百科查考得知,为意大利皇家雕版师彼得桑蒂巴托丽1699年的作品。1699年,彼得桑蒂巴托丽,雕刻了两套铜版蚀刻作品《尼禄(古罗马暴君》和《马戏团》。
彼得桑蒂巴托丽(也称桑特或桑托)1635
作为制图师和画家,彼得桑蒂巴托丽最具实在意义的作品是他在1660年,开凿出的黄金剧场(暴君尼禄.克劳狄乌斯生前于罗马兴建的剧场),并绘制出剧院的图纸。
巴托丽还受红衣主教Camillo Massimo委托,用55板重制了Codice
Virgiliano(罗马,梵蒂冈)(1677,罗马,Calcografia)。并为红衣主教马西莫完成了古罗马的绘画和马赛克图(格拉斯哥图书馆)。后来,他住在巴黎,在那里他被介绍到路易十四的宫廷。
在1699年,与雕刻师多梅尼科·德·美第罗西,共同制作了Romanae
Magnitudinis古迹遗址,这个遗址是,贾科莫·劳罗在1637年所做的Antiquae Urbis
Splendor的后续版本。巴托丽改编了的劳罗的原板138并刻了16个新的。
1700年11月7日巴托丽他死于罗马。一生专事文物古迹的铜版复刻创作,留下了大量的文献性作品。
http://s16/mw690/576362a1tx6BP4yWgzRff&690
http://s1/mw690/576362a1tx6BP4CRL9365&690
http://s7/mw690/576362a1tx6BP4I80r2cc&690
http://s1/mw690/576362a1tx6BP4MN3Cw98&690
http://s8/mw690/576362a1tx6BP4QErJP45&690
http://s8/mw690/576362a1tx6BP4UoZVf51&690
http://s5/mw690/576362a1tx6BP4YFoDi1c&690
http://s1/mw690/576362a1tx6BP524DPAba&690
http://s1/mw690/576362a1tx6BP58B5Nt07&690
http://s10/mw690/576362a1tx6BP5cpF4s5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