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车而雅宾斯克老宅俯瞰(影集)
标签:
杂谈莫斯科纪事旅游 |
几近一个月时间,我却不知道自己身在城的边缘上。
靠近莫斯科大环,有702、214、97、211路公交途经。
有学院站、佛拉基米尔站每日经过视线。
这座拥有11个原始森林公园的城市,即便是在城的中心,也会以为是在边缘上。
就说这些个站名,同车而雅宾斯克一样,经过一个站,便以为又来到了一个城......
虽在城市的边缘,却总觉得和我原来住的撒过宁卡斯泰罗2栋没什么区别。高楼俯瞰,有着一样的楼前广场;有着一样的二层老屋。以至于迷蒙中常错觉我还在撒过宁的卡斯泰罗。
有点怀旧,想卡斯泰罗了。在那里,无聊时我经常一个人俯瞰楼下,在这里还是。
想着,那座除了陈旧,没有任何特别的苏联老屋,看得久了,竟然有了四个季节的变幻,鲜活起来,有了思想。
这些,我都记在了我的随笔 ——《四季眼中的苏联老屋》中——
几年的光景,对于我,一如人生----
一个季节步入另外一个季节。这样的跨度,对于一个人是明确的。可对于楼下的那幢苏联老屋``````
季节的眼中,苏联时期,老屋是这个样子;俄罗斯的今天,老屋依然如此。
风物长宜放眼量。老屋什么时候老的?不知道.只知,我来那年老屋是这个样子,今天还是---
大工业痕迹,陈旧、班驳,开间广阔,
这就是几年中,我看着它老谋深算的样子,心理所有的感触。
我始终不知,这幢老屋的用场。灯,通宵地亮着,却少有人往。
这样的老屋,一定是老于世故的---
铅华散尽,归于老成。
(链接:四季眼中的苏联老屋(视觉记忆))
这就是卡斯泰罗的老屋给我的印象。歪歪斜斜,沧桑破败,一如曾经的苏联。
随着我的观望,老屋突然地有了历史感,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如今,在车而雅宾斯克街,星期天,为打发寂寥,我依然独守窗前,无目的地看着楼下,依然有类似的老屋,和我曾经的卡斯泰罗一样,这恐怕,就是我在边缘,却有所不知的缘由——
便想,生存的些许况味往往如此——只要你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你相对地就是一个城。
如今,老屋已不再令我感动,我在看老屋前面的街区——绿色的植被,鲜艳的花朵,都因雪而消逝,
我在想:雪是画家笔下颜料,它能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原始如初。
繁华的季节过去了,它将是又一个繁华的萌发么?
时间恰好在年的岁末......
留此为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