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张汝伦讲“康德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时,在讲到形而上学一词来源时有下面一些意思,记的不太精确但意思肯定没错: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编辑他的手稿,因为古人没书只有手稿,编辑的每一部手稿都有明确的主题,比如政治学、伦理学、动物学、修辞学、物理学,
编辑最后一部手稿时发现没有明确的主题,研究的是存在,存在是什么,不得已起了一个名字mate-physics,mate有 在...之后
的意思,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编的书,现在国内有些学者干脆就翻成“后物理学”而不用形而上学这个词。
张前面还说,metaphysics之所以翻成“形而上学“最初是根据“《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得来。
本人在学习了形而上学一些书后也认为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有点南辕北辙,本人给形而上学起个新名字叫“事物本源学”,前面事物换成世界也行,就成了世界本源学了(用“源”字不用“原”字是本人的理解,探究怎么来的)。看来,本人几十年前学的那点儿哲学有问题,那时候形而上学是个坏词,某某人形而上学那就要打倒;唯心主义是个坏词,某某人唯心主义就要打倒。待认真看了现在一些康德时期及古希腊的哲学书后才知道,形而上学翻译有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