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占领北京时,民间有个口头语:“日本找阿妈,拨爷要成家”。阿妈是女佣人,拨爷就是到日本人的家里当厨子的中国人。字面理解,反正都是“找”,更深层的含义咱就不究了。
据老人们讲,日本人是吃焖饭的,因为焖饭后有许多锅巴,日本人不吃,于是拨爷就把锅巴拿到外面卖给北京的穷人。有时拨爷还挺横儿,加上拨爷当时能吃饱饭,挣的也不少,不知当时的人是出于嫉妒还是什么,很瞧不起拨爷,因此弄些顺口溜编排拨爷。同时,也让北京百姓知道了焖米饭的吃法。
1949年前的北京和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常年不吃米的,如果有米吃,也是用捞饭(蒸米饭)的做法,不浪费。自从有了日本式的焖米饭,产生锅巴,浪费也跟着来了。从现在养生的角度看,黑糊的锅巴能致癌,不吃是对的。当年不吃穷人就没活路了,不健康也得吃,这大概也是日本人给中国人带来的伤害之一吧!
据说锅巴菜,如锅巴鱿鱼什么的是某个国民党高官发明的,大概是看到日本人的焖米饭有锅巴,日本人又不吃,产生了多种想法,发明了锅巴菜,还想象锅巴鱿鱼的嘎嘎作响的声音是轰炸日本,恐怕只有中国人会发明这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