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丑内美的人生展现——丰子恺《癞六伯》赏析
(2009-05-25 11:13:49)
标签:
癞六伯白描散文癞疮丰子恺教育 |
分类: 赏析 |
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记人的散文。这一类的散文大多是通过对两三件事的记述,有时还都其肖像、神情等描写,来突出记叙对象的某种性格特征、人格品质和思想情操。通常说来,这类散文的记叙和描写对象都是作者所熟悉的人和事,而且大多是作者耳闻目睹的。就这篇散文而言,作家所记叙的是他童年时家乡的一位老人——癞六伯。这位老伯是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他既无父母兄弟姐妹,也没有妻子儿女,孤身一人,而且头上有癞疤,长相比较丑陋,很少有人注意他和尊重他。文章记述了他做生意,喝时酒,“骂人”和对“我”的热情招待等几件小事,突出了他“自耕自食”,自得其乐,与世无争,心地善良,待人热情等性格特征。癞六伯做生意与一般人生意人不一样,他尽管家境比较贫困,但是从不计较价钱,当然作家的母亲每次还是多给些钱。这样的情形在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和叶圣陶的《藕与莼菜》中都有类似的描写,显示这些人的淳朴可亲。癞六伯喝酒,与那些买醉的酒疯们不一样,他喝到“饱和程度”即可,是为了在困苦的生活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他的“骂人”,并不是骂周围的人,也不是他与什么人发生纠纷,他骂的是皇帝田主,而且没有脏话、粗话,意在发泄他心头的郁闷,排解他内心的孤独,以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因而,他的“骂人”是有规律的。他的“骂人”是独角戏,骂到一定时候他就不骂了。癞六伯心肠好,见了“我”怕狗,便主动帮忙,把狗赶走,而且还邀请“我”到家作客,他甚至还抓出花生米来款待。如果从深一层意义理解,可以将癞六伯的此举看做他急切交友以摆脱孤独的愿望,由此可以看出他几乎被社会遗忘的晚年凄凉的处境。
这篇散文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描写癞六伯。所谓白描本来是美术绘画中的一种技法,由于它的简洁、精炼,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小说家们往往运用它来刻画人物形象。散文家也可以借用其来勾勒人物。文章开头,作家就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癞六伯的形象,让人看到他形貌委琐,地位低下。再看癞六伯酒酣时的情景,那红红的癞疤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作家写出了癞六伯的外丑而内美的特性。从外貌上看,癞六伯不仅“身材瘦小”,而且头上还有“许多癞疮疤”,丑陋得很。但是,他却是个心地十分善良的人,不仅看淡钱财,与世无争,而且热情主动帮助人,接待人,可以说是心灵美。而这些在他身上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再次,这篇文章语言非常简洁、精练,不时显示出几分幽默。比如,“癞六伯在桥上骂人,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仿佛鸡啼之类。我母亲听见了,就对陈妈妈说:‘好烧饭了,癞六伯骂过了。’时间大约在十点钟光景,很准确的。”就颇具幽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