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转载 |
转眼男孩儿上大二了。随着学识一同增进的,还有男孩完美的品格、健壮的体魄和得体的举止。
儿子恋爱了?女孩儿是什么人?长的什么样?和儿子般配吗?这一连串的问号搅得父母寝食难安,于是迅速坐了飞机赶到北京。
父母见到了女孩儿。见到女孩儿的第一眼他们交换了一下颜色:女孩儿果然很普通、很一般,但也很斯文。在自己的父母面前,男孩儿毫不加掩饰对女孩儿的疼爱,父母便愉快地结束了这次会面。
回到家,他们觉得,至少看起来女孩儿配不上自己的儿子。二十年来,对于儿子,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困扰。不接纳女孩,阻挠儿子?这样可能儿子失去女孩的同时,他们也就失去了儿子。他们也就会从此远离了幸福安宁。
一天,两天,一个礼拜后,父母亲终于做出了决定----儿子爱的,我们也爱!他们俩是同学,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团支书,彼此了解该是很深的,我们要相信儿子的选择!女孩儿看起来是很一般,但儿子爱她,就一定有值得爱的理由!
果然,儿子郑重其事地写了信来,讲了关于女孩的两件小事。
女孩儿家庭条件不富裕,平时紧吃紧穿,手头很紧。有一天,男孩儿请女孩儿吃饭,男孩儿已经明确地表示过对她的好感,所以特别渴望尽可能在物质上体贴女孩儿一点。但是结帐的时候,女孩儿仍然像以前一样掏出钱来,笑着说:“AA制”。男孩儿刚要推回女孩儿的钱,女孩儿用眼神制止了他。那眼神里,女孩儿自尊、自爱的庄严情感令他肃然动容。
男孩儿女孩儿的学习都很努力。经常一大早到图书馆排队占位子。细心的女孩儿会一并把两人的午餐也准备好。两个饭盒:粉色是女孩的,蓝色是男孩的,饭菜简单却有足够的营养。男孩儿从来都是粗心地只管享用这份便捷和体贴,从没有发现什么异样。直到有一天早上,女孩儿忘记东西落在寝室里又回头去取,男孩儿接过两个饭盒,站在图书馆门前等她。闲来无事,很偶然地,他打开了这两个饭盒。
只这一眼,他的心怦怦地跳动起来,就在这一瞬间,他认定了----这就是我要找的爱人。
饭盒里所相同的是两个面包,但不同的是蓝色饭盒的面包中间夹着厚厚的一块牛肉,粉色饭盒里的面包中间却什么也没有。对于家境贫寒的女孩儿来说,一块牛肉是她能默默奉献的全部的爱情。
儿子最后说:“爸、妈,真正深邃绵长共渡风雨的爱情,是超越了美貌、金钱和权势的。”
读完信的父亲母亲完全打消了对儿子爱情的迷惑,心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是母亲觉得她应该做点什么,让儿子感觉到他们真心诚意的祝福,以及对女孩儿隐隐的歉意。
男孩,女孩,父亲,母亲,爱得无我,爱得智慧,便有了丰盛如斯的收获。咀嚼着这段真实的情爱,世俗的心亦因感动而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