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
自私和冷漠,是很多人喜欢为自己佩带的标签,并不是说他们多么愿意背受众人指责那么去表现自己的恶,而是,当自私和冷漠有时侯能够为自己获得一些利益的话,这就成为个性流行的风向标。
周末有幸再次参与了教育台的某节目的录制,这次的案例是,一个单亲的妈妈,带着一个19岁的男孩,含辛茹苦,一路艰难地将孩子养大,孩子现在感觉妈妈非常讨厌,要离开她独自生活。
在未接触到当时人之前仅仅看了编导的一些简单文案的时候,我几乎笃定这场矛盾中,妈妈是主要的问题所在,众所周知,单亲的妈妈很容易把感情寄托到孩子的身上,于是给孩子造成了一些成长上的障碍,所以,个性软弱的孩子会在心理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个性强的孩子,反抗是必然之路。所以在见当时人之前,我已经想好了自己的立场,我想劝劝这个悲伤的妈妈,明白孩子是相对独立的个体,需要很多呼吸和成长的空间。
可是,当我和其他两位嘉宾看到这一对母子的时候,却惊住了。
男孩高高瘦瘦一身名牌,满脸都戴着玩世不恭的笑,似乎做这个节目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妈妈却表情凝重,戴了一副硕大的眼镜,几乎遮挡住了全部的面部,并可以看出来,上场前,妈妈刚哭过。
后来大概了解了一下故事,母子而人分别讲述了自己的苦恼。
孩子在从头到尾的叙说中,一直用手比划来去,包括说到妈妈的时候,都用一个她字来代替,包括跟主持人讲话的时候,都一直用很不尊重的语气讲话。他在谈话中的主要意思是,妈妈有神经病整天管他,妈妈的事他也不感兴趣,爸爸有了女人他觉得与他也没什么关系,他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但是显然妈妈影响了他的生活,他现在就想逃开她。
妈妈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具有怨妇人格的典型,她甚至有点软弱,连讲话的声音都很低,面对儿子对自己的控诉,她也没太多的解释,只是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前面两位专家讲完自己的观点后,我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首先问那个男孩,为什么你对于周围的人,都是以一种如此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你有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无形之中给了周围的人很多伤害?
男孩态度倒不错,说,这可能是我没意识到的。
我说,你是一个自私和冷漠的人,你承认吗?
这句话说完,妈妈就哭泣起来,儿子在旁边无动于衷,我忍不住对那个软弱的妈妈说,爱和哭泣都是一样的,如果太多了,就会贬值,不论在感情上和在对待周围人的时候,都不要过分去表露自己,否则你一定会受伤一定是失望。
儿子说,对,就是这么回事,你老哭,我都习惯了,一点都没觉得怎么样。
还有,经过了解,儿子在家里从来不喊妈妈,动口就喊她的名字,以表示对她的一种蔑视和抗议,如果妈妈说他,他就会砸家里的东西,不许妈妈睡觉等等……妈妈在这些回忆的痛苦里,一直说:妈妈不容易,妈妈这么多年养你真的不容易……
虽然经过我们几个人的苦口婆心,儿子最后勉强地拥抱了妈妈,但是这个案例令我对很多人的思维和价值观念产生了绝望的感觉。
无独有偶,我知道有一个故事,一个20几岁的女孩子。也是单亲妈妈辛苦养育,长大之后,什么都不干,也不出去找工作,只是每天心安理得得在家里混吃混喝玩游戏,妈妈退休金不多,为了贴补家用,每天去给别人打扫厕所,拖地,每月赚个三四百块,全部都给女儿,女儿看到妈妈劳累如此,非但没有感动和愧疚,反而变本加厉,买笔记本,买新衣服,买各种自己的需要,面不改色心不跳,得意洋洋地20多岁着。
原来,冷漠和自私确实是可以为自己谋得一些既得利益的,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道德观念在丧失,越来越多的人为自己挂上了自私和冷漠的标签,既然社会这么难混,不如就欺负欺负身边的父母吧,所以啃老族正在兴起,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老了也享受不了儿女福气,反而还要继续为孩子们的生活四处忙碌。真不知道这种悲哀是不是因为当初对孩子太过于放纵的溺爱所造成。
被孩子们剥削的家长们和将来要被孩子们剥削的家长们,希望大家都开始亮起关于子女教育的红灯,因为孩子们将要面对的,绝对不仅仅是家庭成员这么简单的,他将来要进入社会,要与各种人打交道,当你们再也没有能力去供养他们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