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 |
《蝴蝶效应》买了好久,昨天晚上刚想起来看,男主角艾什顿·库奇,是戴米摩尔的迷人小男友。电影通篇充满了悲剧气氛,假设人生可以重头,我们预知到的未来不那么完美,而返回去补救的时候,会发现另外一个缺口逐渐造就。一次小小的改变和抉择便会产生一连串的其他反应,包括殃及周围的种种人。但是总之,人生没有完美可言,除非自己不参与。想起了《双生美莲达》,当时的感觉是粗糙的人生无需盼望。
看完了罗歇·瓦迪姆,罗曼·波兰斯基,吕克贝松和法斯宾德的篇章,感觉越杰出的人所谓人生越晦涩,所以热爱家庭幸福的斯皮尔伯格总是那么兴致勃勃地拍那些愉快的商业片,因为他每天都要回家陪七个孩子吃晚餐。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天生的勾引者罗歇·瓦迪姆,他一辈子都在做着一项勾引女人的事业,而他的女人们都爱他,从无恨意。老年的他还写了一本魔鬼回忆录。他教会了他的女人们,任何加以束缚的爱情都是不道德的。
还有罗曼·波兰斯基,他的人生远比他的电影更恐怖,小时候目睹怀孕的妈妈惨死犹太集中营,长大后第一任妻子又在怀孕其间被邪教头目杀掉,并用他未出世的孩子们的血在墙上写了PIG的字样。这样的人生造就了这样的波兰斯基,无限唏嘘。
对法斯宾德的兴趣非常大,因为这个男人是真正的天才加疯子,全世界都知道他爱男人,但是他身边所有的女人都崇拜他,爱他。他身边的男人女人们都争相为他自杀,但是他却一意孤行地死在了毒品里。他一生仅仅36年,却拍了40多部电影,有N个情人,还结过两次婚。真是充沛的达人啊。
太平静安逸的人生注定造就不了令时代震撼的人物。
虽然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篇章还没有看,但是感觉那又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男人。
总结出来,所有那些伟大的,不平凡的男人,都无一例外地任性,任性,非常任性,只有天才才拥有任性的权利,对人生,对爱情,对自己,对一切,因为普通人,连任性的胆量都没有。虽然我凡俗不堪,还是喜欢跟脚踏实地的男人生活,但是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些伟大男人们的尊重和崇拜。
更为搞笑的是,昨天看到了中天娱乐台做的一档节目,邀请了李敖和方文山来作客谈感情。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却都冠上才子的称号,这档节目做得非常失败,因为失常如李敖,竟然那样正常起来,而绝对有很多精彩恋爱见解的方文山则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小孩子,除了阐述那些被全场人笑幼稚的恋爱观念外,几乎眼神傻傻地录到节目最后。我想,若换了李宗盛和方文山一起来谈爱情,应该精彩得多,毕竟是两代音乐才子,交叉点多,又话题,前后辈也不会如此陌生。李敖与方文山,实在是太不搭边了,如果一个访问节目令嘉宾没有彻底地发挥,那么这档节目就失败了。因为他们都有那么多的话没有说,却有那么多没用的话滔滔不绝地讲出来。
总结出来,李敖的观点就是:我已经退出恋爱场,但是我觉得恋爱很短暂,马上就会没有掉。也就三个月吧。婚姻里是没有爱情可言的,只有责任,但是那样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也不错。
方文山的观点是:恋爱若是不以婚姻为目的才会淋漓尽致地谈。但是婚姻里面两个人也可以恋爱。
没有想到两个有才华的男人竟然讲出来那么陈词滥调的爱情观,真是可惜,我绝不认为是他们的问题。这仅仅是一档失败节目的标本——任何优秀的人,若遇不到合适的环境,也会变得平凡起来。
合适的环境,合适的人,合适的思维,合适的土壤,才会培育出不平凡的一场波澜。这得需要奇迹和天机。
但是无论多么波澜壮阔或者平淡无奇的人生,到最后都是无任何趣味可言的,捧着一把光辉揣着一把辛酸也好,捧着一把平凡揣着一辈子压抑也好,到最后都会抱着无限的遗憾,但是不要去想假如怎么样,也许会完美。人生不可能完美,除非你根本不参与,那么在你看来,很多人的人生确实是波澜壮阔或者平静安逸的,那才是所谓的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