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未名湖
(2012-09-23 18:30:30)
标签:
杂谈 |
昨日整理硬盘,看到这篇7年前大一时的“新生入学演讲比赛”演讲稿,发现本人花痴的历史真的好长。想起师兄来。师兄,你过得一定很好。
扎根未名湖
05日语系
第一次看《名侦探柯南》的时候,我上学六年级。当时,我开始疯狂迷上工藤新一,那个智商高情商也高、长得帅对女朋友又好的完美男生。
等上了高中,我才忽然意识到,那个我迷恋了几年的大哥哥,已经成了我的同龄人,并且终有一天将变成一个小弟弟。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成长是一件并不令人愉快的事。
突然有一天,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烦恼,一涌而上,像一张网紧紧地束缚着我,让我迷惘、困惑,又无法解脱。我每天都在别人设计好的轨道上按部就班地学习和生活,而没有机会甚至没有权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迷迷糊糊地到了一个岔路口,发现面前只有两条路:上北大,或是上不了北大。
成绩出来的那一个晚上,全家的心情都很灰暗。我一个人跑到阳台上站了很久,安慰自己,路的尽头并不是希望的终点。
幸运的是,我终于还是来到了北大,在梦想中的燕园见到了传说中的未名湖。一波微波轻荡的湖水,一片随风摇曳的柳枝。静静躺着的美玉,宁静致远的淡泊。我怀着满心的感激,但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兴奋与激动。我感到更多的是疲惫,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劳累。
送我到学校报到的爸爸,五天后登上了回家的飞机。
那是8月30日下午四点。
两个钟头以后,我最亲的人就都在我一千二百公里之外了。
我回想起那些爸爸在北京陪我的日子,不禁难过。
他总是一个人扛着两大袋重重的行李,步伐并不轻松地走在路上。我希望爸爸只需要带着一个小小的袋子,漫步街头,欣赏风景。
不过我知道他永远都只会选择为我背行李而不是欣赏景色。
他永远是我心中最沉重的风景。
什么时候我才能长大,为他分担一点行李呢?
师兄微笑地对我说,其实我已经长大了。
他的微笑让我觉得很温暖。
来北京之前,我跟他只匆匆见了一面。来北京之后的两个星期里,他过来看了我三次。
他几乎每次都会问我,为什么感到闷闷不乐。
我回答不上来。只觉得过了高考的门槛后,忽然发现自己现在面临的才是一个真正的岔路口。可以让我选择的不再只有两条路。可就是面前的无数条路,让我再一次迷失了方向,并且愈加地迷惘。未来有太多的选择,可我还未习惯独立地为自己设计方向。
师兄只是微微一笑。
他带我去逛了未名湖。一路上,他用最平淡的语调讲述冬天最美的雨和雪。那常是在夜里,当他和他的同学沿着湖畔走回宿舍的时候。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并不影响他们讨论问题的热情。昏暗的路灯光柔和地照射在湖水、石屏风、诗碑、钟亭上,雨或者雪就那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未名湖的雨雪中融进了他太多的回忆。
“大一的时候,我总觉得找不到自己。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在北大,没有一条道路是最正确的。勇敢地去尝试,不要怕嘲笑,也不要怕失败。”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始终带着暖暖的微笑。
9月18日,我第一个在异乡度过的中秋节。皎月当空的夜晚,我在未名湖畔参加老乡会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想起师兄。我无法真切地感受到他当年走在这条路上的激情。我仰头看看昏黄的路灯,想象着飘飘的落雨和絮絮的落雪。
尽管笼罩在一片喜庆和欢腾中,夜色中的未名湖,仍然是那样宁静而庄重。沉寂而朦胧的湖光塔影,就像一块圣地,远离浮华和喧嚣。
有人说,未名湖畔独钟天地之灵秀,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有灵性。我想我能感受到。古今中外文化精髓积淀在这里,历代文曲英魂飘逸在这里。有人说,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我想我开始有点明白。这里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如此众多的名人足迹,有如此包容的思想交汇。有人说,未名湖“因未名,显其名”。我到现在才有点了解。因为它未名,所以未有规矩,未有框架;因而思想得以天马行空,精神可以独来独往。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梦想规划未来。就像幽幽树林,在如此灵秀的天堂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
我终于找到了长久以来真正向往的东西了:找一个地方,快乐、诚实、勇敢地面对成长。这一切,未名湖可以给我。
再见师兄的时候,是在高中的校友会上。
我跟他说了声“谢谢”,他说不要客气,他等了五年才等到一个师妹。
其实一句“谢谢”,何以表达我心中太多太复杂的感情。
我想,如果我将来等到师弟师妹,一定也要带他们去未名湖,告诉他们,等待成长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未名湖;告诉他们,要扎根未名湖,学会成长,享受成长,体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