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妄加评论 |
一直觉得,伟大的麦兜小朋友讲过的最有哲理的一个故事是:
麦兜告诉麦麦说:我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哎!麦麦嗤之以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的啦。麦兜认真地说:是啊,可是我就不这么想,所以啊,我跟大家都不一样!
我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想起了麦兜小朋友的。
大年三十那天,收到的短信估计至少100条,都是拜年的信息,其中一大半是重复的,于是让我想起伟大的麦兜小朋友说过的话——每个人都想竭力与众不同,结果,每个人都相同。反而是不想标新立异的人,成了与众不同。就像那天的短信,唯一没有重复的是一句最简单的“恭喜发财。”
香港编剧界有句行话“桥唔怕旧,至紧要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故事不怕老套,重要的是有效。”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经典桥段。”故事总是大同小异:爱情故事不外是生离死别、误会、绝症、上代恩怨??朋友故事不外是生死与共、出卖、背叛、误解??英雄故事不外是忍辱负重、众叛亲离??但是却总能一次次或者让人落泪,或者豪气满胸,骗得人心甘情愿买票上影院。
好容易,出来一个高手高手高高手,把老套的故事翻出点新花样来,不得了啦,他立马就成了大师,自立门派。一招鲜,吃遍天。大家立马都学他,他那一招立即泛滥,大师的新鲜立即又成了“大众”。大师当然是有追求的,不能老重复自己,于是想着还要更加与众不同,于是再翻一翻——结果,负负得正,他的新作品没有重复自己了,但是重复了除他以外的其他所有人。
所以大师的代表作往往只有一部,那是因为大师有追求。
这个春节,在家呆着没事,把喜欢的电影翻出来,一一重温,在光影之间,温习着那些曾经带给我无限营养的范本,然后有些感叹:要是老师们继续这么拍下去,那咱们不是有更多的范本了吗?可是转念一想,要是大师这么没有追求,他就是麦兜小朋友了。
大年三十,吃年饭,在酒楼里,看着一桌子的鸡鸭鱼肉,鲍参翅肚,大家都摇头说:加点平时没有吃过的吧。
最后,我们加的是咸菜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