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如果·爱--shall we dance

(2005-12-29 02:40:57)
分类: 妄加评论

  有段时间,经常在亮马河的“新钊记”茶餐厅见到陈可辛夫妻,一个跟他们相熟的香港电影人说:“陈可辛在给他的新片子做后期呢。”看来后期的时间很长,因为在他们在新钊记出没的时间持续了相当长,以至于我都忍不住要打听一下究竟是什么大片了。知情的朋友说:是一部歌舞片。

  昨天终于去看了这部歌舞片:《如果·爱》,好看。

  看完电影出来吃饭,隔壁一桌的几个人不认识,不过听说话的内容,也是同行,正在叽叽咕咕商量要投拍一部“高清歌舞片”。

  想了一会,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去跟他们探讨这个方案的不可行。

  高清,是“高清晰度数码摄像”的简称,简单说来,就是拍磁带,不过比普通的摄像机色彩还原度更好,他们要用高清拍片,目的无非是想省钱,但是要想省钱,根本就不该拍歌舞片:那点胶片费和冲印费,更歌舞片的其他制作成本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上世纪的30年代到50年代,是歌舞片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彩色电影出现后,色彩艳丽、歌舞精彩的歌舞片是银幕主流,不会唱歌跳舞是做不了演员,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建立起了歌舞片的基本模式: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一般来说都是一个“烂俗的爱情故事”;场景漂亮豪华,绝对脱离现实;服装、造型夸张繁复,极具视觉冲击力;歌舞演员众多,主要演员起舞是,总是有一群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在旁边跟着跳??想想你心目中的经典歌舞片:《绿野仙踪》、《雨中曲》、《花都艳影》、《西区故事》、《音乐之声》??再到近年来的《红磨坊》、《芝加哥》,无一不是严格按照这个程式来的,在这个程式里,音乐、舞蹈、美术??每一样都是花钱的东西,要是省钱,就做不出“出离现实”的感觉,只有出离现实,歌舞片才能成立——现实生活中谁是这么唱着说话,高兴不高兴都跳舞的?

  也许中国人都比较现实,所以中国电影也一向没有歌舞片这个片种。如果硬要说,那就得算《东方红》和《刘三姐》了,不过前者其实是一台舞台的歌舞演出,后者有歌没舞,都不是真正的歌舞电影故事片。

  不少电影人都想要填补这个空白,前年,香港电影人文隽策划了一部歌舞片,我写了大纲,当时一个“卖增高鞋垫的矮个子商人”(报纸原话)承诺投资,结果资金没有到,商人还反过来说我们的歌舞片是“三级片”,告文隽违约,闹得个乌烟瘴气。要不是遇人不淑,“第一部国产歌舞片”就不是《如果·爱》,而是我们的《东城故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