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看父亲在大鱼缸里养的金鱼,外表色彩艳丽,拖着飘渺高贵如纱质长裙一般的尾巴,舞动着身躯,虽很慢,但是幽雅却不显笨拙,反倒有一丝超然的雅致。金鱼的美,是悠然自得、容雍容华贵的美,就像牡丹一样,富贵而不世俗。
 
 
可是金鱼也有其不雅的一面,就是它的吃像:大嘴一张,将整个鱼食儿囫囵吞下,有多少吃多少,而对于线头、草叶这样的东西倒是很执著的反复品尝,然后道貌岸然继续装贵族。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社会上那些附庸风雅的人,穿的够档次,开的车够档次,出入高级酒店、饭店、整天名酒美食。所以我们经常能看电视上表现这些人动辄Johnnie
Walker、Chivas、人头马一瓶瓶的开,山珍海味一桌子,然后自诩:我就讲究吃。其实,不管伪装得多么绅士,只要一吃起来,本质就会显露出来。喝美酒不能象喝可乐那样,咕咚咕咚的图个痛快,那样虽然豪爽,但这毕竟不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绿林好汉的吃法,不显洒脱之情,反倒多了些蛮野之气。同样,有人面对碗里的残羹剩菜故作姿态,一口一口细嚼慢咽,全然不顾等桌的其他食客,扭捏的吃像让人反感。但是吃东西也不是什么都适合大块朵颐的,如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况且吃的多不叫会吃,那叫能吃。记得小时候,读过这么一篇童话,说的是一个富翁请人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结果一个流浪汉饿了富翁三天,然后用很不新鲜的食材做了一盘很普通的色拉,最后富翁吃的非常满意,认为这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我想,不是那位富翁不会吃,就是那位童话作家不会吃。饿着肚子吃东西,饿的时间越长,肚子起的主观的作用也就越大了,也就丧失了“品”的功能,肚子替代了脑子,那么不管吃什么东西都叫美食了。这对味蕾是一种欺骗,对食物也是,没有用公正的方式对待食物,那就是最大的失礼。看殳俏的《人和食物是平等的》,深然其理,食物是有灵性的,它不在乎你会去吃它,因为这是它最理想的归宿,就象古时的英雄,马革裹尸,幸也,虽悲壮,也算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是食物却很在乎你怎么吃它,粗鲁的吞咽下去,纵然填饱了肚子,吃种类的再多,也不知其味,是使壮士蒙羞一般,辱其名节。如果一个人不善待食物,虽食龙肝凤胆亦味同嚼蜡,不但让人无法享受美食带来的趣味,也突显了粗鲁的素质和匮乏的底蕴。
 
   
所以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好好思考一下,究竟哪种食物应该用哪种吃法,千万别吃的象条金鱼,抱着烤羊腿细细品味、捧着名酒当水喝,那么可就真是笑话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