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绝密情报 |
产品价格上涨盐湖钾肥得利
证券时报记者 周边
本报讯 继3月份盐湖钾肥(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钾资源缺乏,需求量巨大,国内生产量只能满足1/3的国内需求,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钾肥价格也只能紧跟进口钾肥价格。去年年底,国际钾肥巨头俄罗斯UralkalyBerezniki 1号矿被洪水冲垮,Uralkaly已将2007年的计划产量由620万吨下调到500万吨。IFA预测全球钾肥需求2007年将实现3%的增长,这就为钾肥的进一步提价提供了可能。至今国际钾肥巨头仍深感“后悔”的是2007年中国进口氯化钾合同的离岸价(FOB)仅比2006年上涨了5美元/吨。此前的2006年中国钾肥进口价格(FOB价)每吨同比上涨了25美元。
钾肥行业的分析人士预计,即将在10月份开始的2008年进口氯化钾谈判,国际钾肥巨头有可能提出FOB价格每吨上涨至少20美元的要求,从而刺激国内钾肥市场价格再次上涨。
盐湖钾肥2006年的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生产氯化钾173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82亿元,同比增长62.93%,平均每吨氯化钾价格为1492元。而在2005年该公司的氯化钾产量为14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4亿元,平均每吨价格仅1131.74元。产品价格上涨对盐湖钾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多达6亿多元。
伴随着产销两旺及价格的上涨,2007年一季度盐湖钾肥实现净利润1.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8.15%。
盐湖钾肥在2006年年报中表示,由于我国农业耕地普遍缺钾,国内钾肥三分之二的需求依赖进口,该公司的唯一产品———氯化钾的市场价格始终保持高位运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价格仍将维持相对高位。同时,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资源的垄断性,国内氯化钾产品的竞争性相对较弱。相关券商的专业人士分析,若今年10月进口氯化钾合同价格上涨,国内市场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有望提升相关公司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