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云雾穿梭中讲与峨眉山的故事

(2016-04-08 07:51:46)
标签:

杂谈


  在没有抵达峨眉山市之前,总觉得峨眉山脚下应该是一个古老的小村子,就如同很多的武侠小说或者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实际上真正看到峨眉山市的样子,让人还是很吃惊的,白墙青瓦的带给人一度是超然的感觉。


  为了能够第二天早起,抵达峨眉山,决定还是在市区住一晚,这样的话会第二天上山可能不会觉得那么累。


  为了能够赶着早点上山,大清早便出发了,从山下的巍峨的牌坊进入以后, 沿途开车行驶,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因为道路弯曲,所以驾车行驶要注意安全。


  因为弯路比较多,我们开车速度慢了很多,所以抵达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左右,到售票口买完票,把车停在了雷洞坪以后,不准备登山,打算直接坐缆车上山。


  路边遇到了很多轿夫,我以为这不应该有生意,结果在半路上发生的事情,真的让人有点始料未及。


  坐上缆车后速度很快就到了山上,途中虽然能够看到一些风景,但是因为雾比较大,所以属于模糊的状态,到了缆车停靠点以后,还需要继续行走一段路。

白色塑料袋挂在树枝让人遗憾


  这时候,虽然远处还是看不清楚,但是沿着栈道往上行走的感觉,倒也觉得很舒服,虽然在山下没有感觉, 但是到达这里以后,天气陡然降温了,还是有一些冷飕飕的感觉。


  不过随着脚步的加快,慢慢的倒也能够适应,身体开始有些暖和,而周围的风景也慢慢的能看的清楚。


  走到不远处就看到了有轿夫开始抬着一个老奶奶往山下快步的走去,我们赶紧把路让开,听后面的人说,老人家身体不舒服,必须要从这里赶紧下去,这才明白原来原来轿夫此刻的作用凸显的如此重要。


  十月的峨眉山大部分的树叶已经凋谢,还有一部分树叶开始变黄,另外的一些松树到是没有任何变化,反而在雾气之中显得愈发精神。


  由于时间关系,抵达金顶的时间就快了很多,但是到了金顶却把刚刚温暖的身体一下子又被吹的开始发抖。


  金顶的雾气更大,将普贤菩萨金身塑像好几次都没有办法看清楚,经过在周围大雄宝殿和其他几处景点走动的过程中,最终还是看到了全貌。


  虔诚的一拜,心愿已了!


  于是便沿途往下走,虽然我们没经过山上的跋涉,下山自我感觉应该也不算很难。于是便顺着台阶往下走。


  归途在一个小店里,看到了很管猴子的玩具和熊猫色黑白的小外套,既然来此,必然是需要给咱家千金购买个小礼物的,结果买了件熊猫衣服,等她拿到的时候,感觉还是十分欣喜的。


  等到徒步行走了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时,逐渐开始出现了腿脚发软的状态,可能也是缺乏锻炼的缘故,但大部分人都感觉还是很累,其实俗语到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也有些道理。


  越走,雾也越来越大。似乎在雾气之中那些峨眉山的灵猴们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让人感觉到十分惊奇。


  不过对人来说都是比较恶劣的环境,那么对于猴子来说也一样,所以他们应该也是去选择温暖的地方去了。


  这个时候,因为路面也滑,也没有地方可以停留休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一直就这样埋头走的过程中,体会良多,我们谁也无法否认在自己的生命中,总有这样艰难的时候,但是如果中途放弃,那么就没有未来那些不可知的精彩,而只有坚持到最后,结果怎样都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峨眉山小贴士:


  1、报国寺客运中心的绿色环保旅游车队统一售票、滚动发班。每间隔30分钟一班车,游人可在全山三大车场任一时间随意上、下车,节假日,周末十分钟一班。


      2、夏季凡22座以下的非经营性的自驾车均可上雷洞坪,夏季周末较为拥挤,有可能临时限制上山。尽量避免此时自驾车去,冬季为了旅客的安全则不能自行上山。


  3、春秋两季为峨眉山最佳旅游季节,气候适中,景致迷人。


  4、乘车上山约两个半小时,终点是“雷洞坪”,还可以接引殿,到而不是“金顶”,从雷洞坪步行到金顶是15华里。特别注意:不要在雷洞坪租大衣,那样会加重你的登山负担。


  5、金顶住宿不是很贵,淡旺季也比较明显,建议在金顶住一晚,会看的比较全面,酒店如"卧云庵、”“卧树庵”“金顶宾馆”等等。


      6、在春夏之间可选购应时新茶,山道两侧及峨嵋市区内均有一些茶叶专卖店。为防误购往年陈茶,要冲沏品饮之后购买,我们刚好买了一些,感觉真的非常棒!这里的茶确实有很大的乡土味,恰好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图文系作者原创首发,转载请勿改动,商业用途联系作者。


  作者介绍:网络作家,自媒体人,资深的旅行家,网络NJ,用文字、声音诠释这个世界!坚持原创,坚持原生态旅行,微博搜索:刚行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