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总结
(2009-06-11 11:09:19)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杂谈 |
分类: 教学科研 |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总结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了更好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上好心理教育课。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对心理健康课产生兴趣,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
我们利用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辅导室内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在个别咨询与辅导中,老师做好相关的记录,耐心的为学生给予指导。特别是有些学生面临考试就出现许多的忧虑,心理辅导老师就予以劝慰,疏导,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或忧虑,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得失。
3、把心理教育同家庭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
我们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广播、致家长一封信、出版家长版《心海扬帆》、现场咨询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常识,考前心理常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压力来源,并与他们及时交流学生心理状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
同时我们还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充分利用其他的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出版《心海扬帆》心理校刊,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还利用每周五的校园广播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心理熏陶。
总之,为了培养心理健康的人才,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还将不断努力,以期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