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报纸”
(2008-11-05 07:58:30)
标签:
教育班级合作 |
分类: 教学随笔 |
已经上完七个班的课了,内容都是相同的:合作总动员。
昨天刚写了一文,谈到了孩子们的压力,想让他们轻松一点。
又一天过去了,感慨愈发多了。主要是由“站报纸”这个游戏引起的。
在这个游戏中,根据各班情况,将所有分为几个组(主要还是自然组),每组派出几名代表,分别站在报纸上,哪一组的报纸上站的人最多,哪一组获胜。要求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接触报纸以外的地面,不允许借助任何外物为支撑(如讲台、桌子、人等),每组2-3分钟时间,站好后至少保持五秒钟。
规则刚一宣布,孩子们马上行动起来了,前前后后地商量起来,教室里真可谓“人声鼎沸”,一片喧嚣。在几分钟准备后,根据抽签的先后顺序,各组陆续上场。当然有的组站的人多些,最多的站了9人;有的少些,也就5人。但孩子们都很兴奋。活动结束后,我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孩子们都说出很多;在我总结时,班级里面出奇的安静,没有谁多说一句,没有谁不认真地听,我想这次课的效果真的不错,至少孩子们真的知道了应该怎样合作。
很多事情就怕比较。在上完的七个班中,有一个班暴露出了他们班存在的问题:孩子们的心不够齐。这体现在很多方面。活动规则宣布后,他们没有像别的班那样,只是很少的人在商量怎样做,更多的孩子趁着这个机会跑来跑去闹着玩儿,好像这一切与他无关;活动开始了,第一组的行动极其缓慢,磨叽半天也没人上来,别的组都着急了,才上来几个人,没有什么人组织,只是一个一个往上站,还好,总算是上来六个人,都站上了。其实他们还可以多站好几个人,因为他们站得很松,如果谁能舍出自己的脚来或是肯出一点力的话,每人再抱一个或是让别人站在自己脚上,他们应该是最多的,但他们没有。二、三组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小组所采用的方法不太适合而已,站的人也还只有五、六人。第四组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自己说了算,结果站的位置、姿势各不相同,却又谁也不想听别人的,结果他们组摇摇晃晃了半天,却始终没有站好,全盘皆输。下去后,他们马上开始抱怨,说是你的问题,是他的责任,却丝毫没有想到底是什么让自己输了。
在最后的总结中,我是这样说的:“从刚才的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学生在下面说合作得不好)为什么合作得不好?(我们的心不齐)是啊,从刚才的活动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咱们班同学的心不齐。尤其是第四组,下去之后还在互相抱怨,这样的合作能成功吗?肯定不能。我不知道别的老师是怎么说的,但我的确这样认为。大家从不同的学校来到七年**班,这是(学生接了一句:缘分),对啊,这是缘分,可是我们珍惜了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优秀的,但优秀的我们是不是组成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老师付出了很多努力,你们有一个好的组织者、引导者;在班级建设中,学校、老师都拿出了好的方案。但我们成功了吗?当老师,或者班长发出指令后,你们是怎样做的?如果每个人都始终从‘我’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做出什么?大家可能知道‘闪光的彩球’的故事,在好的组织者的引领下,大家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处使,结果会怎样?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地想一想。”
我的话说完了,下面一片沉默。下课铃响了,我说下课,但没有谁说什么、也没有谁动,我知道他们还在思考。真的希望他们能认识到什么,能让自己、让班级有所改变。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