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教学叙事——让孩子们轻松一点
(2008-11-04 08:44:51)
标签:
教育学生压力教育叙事 |
分类: 教学随笔 |
昨天在七年级上了四个班的课,内容都是同样的:合作总动员。在课堂上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些游戏、活动来感受合作的必要、合作的前提、怎样才能有良好的合作。在几个活动中,站报纸的游戏最受学生欢迎,虽然课堂上声音大点,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了,他们都感觉特别有意思,特别开心。下课时学生还都说:老师,下周咱们还玩儿。听了这话,我当然很高兴,但高兴之余,内心也还是蛮沉重的。
玩儿,是学生相当渴求的,但,真正属于他们的玩儿的时间并不多,而且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会玩儿。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学业的压力,尽管有的孩子成绩并不好,但他们每一天都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他们同样有很大的压力。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曾经做过的心理健康测试。那是去年和前年做过的,分别在八年(已经毕业了)和七年(现在的八年级)。测试的结果显示:学习压力导致心理问题成为学生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测试结果表明,我校学生中有47.61%的学生在学习压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有学习压力的学生不在少数,而且无论学习成绩好与不好都存在学习压力。
学习在孩子的生活中,乃至在生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他们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中,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便构成了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当一个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不愉快时,那么就可能表示他已经有了学习压力,而这种学习压力对他们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学习压力一方面可以造成学生心理与情绪困扰,包括:焦虑、紧张、不安、疲乏、沮丧、烦闷、易怒,不能集中精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另一方面,学习压力还给学生造成以下生理反应:眼睛疲劳、头痛、头昏、耳鸣、心悸、呼吸不顺,胃肠不好,肌肉酸痛,以及失眠多梦等。
学习压力的存在,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学习者本人对学习成绩的期望以及期望的实现程度。家长、教师对学习成绩的期望程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压力程度。学生清楚家长对他们的期望,知道自己身负重任,他们尽心尽力地读书以报答父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父母对他们的要求是要做常胜将军,所以他们怕别人赶上、追上,超过,常常是神经绷得紧紧的,一点也不敢松懈,认为一放松就会拉下来,总有紧迫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又急又怕,拼命想追,却又追不上,心里真苦。所以无论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觉得自己的成绩要决定全家的命运,学习太重要了,由此他们感到心理压力太大,心理负担太重。
其次是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所导致的压力。有些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但为了能够毕业,能够考试过关还必须认真学习,这样便导致精神紧张,情绪抑郁。
第三,学习时间长,学习头绪多所带来的压力。学生每天早七点到校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晚上五点放学回家,也就是说每天有十小时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回家后还要继续完成作业,甚至是家长留的课外作业。不少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长达11小时甚至更多。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和学习兴趣,甚至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另外,一些学生为了适应将来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过多的学习头绪也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然,还有教育因素。比如应试问题的存在。
我们不想让孩子们活得太沉重,也想让他们轻松自如地生活,尽管很多外来的因素不是我们的努力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方法,让他们在感到自己存在这样的烦恼或困扰时,感到压力的存在时,学会适当给自己减减压,教他们学会变压力为动力,让每一天都过得轻松一点。
1.相信自己
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起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欢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
2.决不等待
等待只会浪费时间,坐失机会。我们应该告诉学生选择做些实事来解决烦恼,哪怕是大睡一觉、好好吃一顿,告诉别人自己的处境和感受,享受音乐的旋律之美等。
3.开口求助
不要指望时间会消磨自己的不快,我们要鼓励孩子们鼓起勇气去找人谈一谈——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4.学会幽默
如果一个人感到压力还能笑,压力就不会把他压垮。因此,在遇到挫折、压力时,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困境,以维护心理平衡。
5.放松紧张
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坚决制止开夜车等不良学习方式,保证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以旺盛的精力来面对学习。
相信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在每个孩子的面前,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灿烂的未来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