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成长的诗意描述 ——评金曾豪《沙家浜小英雄》

http://s6/small/001B82vGzy7c2oUH6Lz45&690——评金曾豪《沙家浜小英雄》" TITLE="少年英雄成长的诗意描述
少年英雄成长的诗意描述
这些故事发生在杏花烟雨的江南,发生在水道纵横的芦苇荡。风景如画的水乡,淳朴善良的乡民构成了故事发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准确而生动地描述江南地域特点是金曾豪作品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再现了江南的文化氛围,也为人物塑造提供了可以信赖的环境,为作品增添了诗意和厚重。金瑞阳和他的伙伴们时而泛舟在烟波浩渺的湖上,时而穿行于石板铺就的江南小镇。围绕他们的,是江南特有的民间传说、民俗习惯、特色建筑、戏曲童谣和街头小吃等。这一切对于作家而言不是浮光掠影的印象,而是长年水乡生活的深刻记忆和个人经验的理解。因此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江南特有的温润而灵动的气息,即使是街边小贩的一声吆喝,也被作家写得有滋有味,“卖豆腐花的有时也吆喝一声:‘完——’声音拖得长长的,也不知这‘完’是啥意思。可以肯定的是,叫‘完’的时候,他的豆腐花还没有卖完。”江南的传说和童谣作家更是信手拈来,在写到一个卖熟螺蛳的挑子时,作家提到了一首童谣,“卖螺蛳,莫阿六,罐头里,笃笃肉,一碗螺蛳两碗壳,吃仔肉,还你壳……”和这些浸透了江南杏花烟雨的声音一起出现在小说中的,还有很多江南独有的景物描写和器物素描。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与侵略者的暴行同时存在于那个战乱的时空中,这样的描写易于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易于他们在鲜明的对比中理解少年英雄成长的意义。
金曾豪对儿童文学的写作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认为儿童文学应当培植孩子们的崇高精神,向他们传递人类文明成果,展示生活的光明和美好。但与此同时,作家也有责任有选择地让他们知道生活丑陋的一面,让他们体验到人生的一些为难、尴尬和无奈。这样的创作理念让他将自己的作品分为“小男子汉系列”、“大自然系列”和“江南系列”三类。但仔细研读其作品就会发现,这三种类型的作品其实在主题意蕴上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每一类作品中都渗透着作家对于成长的思考,都在用故事诠释着成长的意义和方向。金瑞阳和小伙伴们的成长故事虽然事件和环境有别于其他少年小说,但其成长内核都是一样的。他们同样经历了成长中必须经过的挫折、努力、沮丧、泪水、发现、感悟等过程,勇敢地用少年的力量解决一个个人生的难题。
对于这部作品,作家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我希望小读者们能在这部作品中见证小英雄们虽然跌跌撞撞,但一往无前的成长历程。希望小读者们就此获得阅读的愉悦和精神的教益,和小英雄们一起经历攀登式的成长。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小读者们也能大致了解到我们的父辈在那段艰苦岁月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因为有着这样的希望,作品中那些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描述,真实而具体的感受必然能让少年读者获得启发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