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如米90后情感 |
分类: ■王如米■幻象 |
在电话里,我告诉她:我要走了,明天就离开北京。我听见她在那头迟疑了一下,终于说,那好吧,今晚我为你饯别,在哪儿见面?
她到达的时候,我已在那家北京唯一一家为15岁以上人开的,名为“伤心17岁”的小酒吧聆听乐手们弹奏了两首曲子。酒吧里很暗,只有吧台前昏昏欲睡的一盏灯,发散着思古的赭色光芒。粗糙的木桌上摆放了一个烛形的萤光球,幽蓝幽蓝,映照在涂抹了几笔不规则线条与英文字母的窗户上,衬出几分阴森森的神秘与静谧。酒吧的后方,是一块半椭圆形的场地,亦只是几盏黯淡的壁灯打在场地中央,几个17岁上下的少年乐手怀抱着乐器,懒洋洋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台下坐着不到10个17岁左右的人,都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
她在那张薄木板搭起的椅子上小心翼翼地坐下,环视四周。看来,这是你们年轻人来的地方。我已经跟不上你们的潮流了。她笑,以24岁的沉稳伪装30岁的沧桑。
我不搭话。我已厌倦了这种调侃。
这里只有果酒,全都不会超过10℃。我要了苹果醋。我俩各端各的杯子,各饮各的苹果醋。我和她,似乎又是以前的那对心有灵犀的酒友。
你的事,我听说了。终于不得不说话了。她这样的开口,在我意料而又非意料中。我觉得有些内疚。我笑,你内疚什么,又不关你的事。是我自己决定要走这一步,不管对错我都不悔。至少,我给了自己和他人一个机会。只是,我没想到,一切都消失得太快。我承认,原来有很多事情是不可预料的。我这样对她,也像是对自己解释。
她沉默,以沉默掩饰着些什么吗?我不问,问了也白问。一直,我都未曾真正看懂过她,虽然,她一直以热情沉稳获得大家的交口称赞。我却觉得她静得像一口古井,深不可测,我自问也没那个能力去揣测。可是,我为什么还想去靠近呢?因为她曾经表白的那些爱?不过短短的两个月,那种感情就去了哪里了呢?望着眼前这个女人,我只觉得恍惚。或许,不适应的还是我。所以,最终走开的是我,而不是她。
我举杯,一饮而尽。自顾自地说起了话来。别考虑那么多,我没有什么意思,从来知道我们只是文友或朋友。对你,我只有理解的分,知道你的不容易。所以,不想为难你,亦不想为难自己。你接受他,无可指责。只是仍想奉劝你,投入感情就如同喝酒,慢慢地,一口一口啜来,才是正道。太猛太急,只会伤了脾胃,我是前车之鉴。不过你不会像我这般冒失,得与失,进与退,你一向清楚。没什么要说的了,还是恭喜你吧。
她随我举杯,脸上似笑非笑。我不知她在想些什么,不去想,也不敢想。一切,就让它随风而逝吧。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22:00,酒吧里的人渐渐多了。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或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抽着烟,似乎都很安静。从他们的神态我猜得出,是一所中学毕业班学生。
我们和其他的客人一道,喝果酒,听音乐。
真想借着这样的氛围说几句真心话啊!可是,什么时候,我也开始变得如此虚伪而麻木了呢?什么时候,我也开始平静地接受失败与背叛呢?明明知道她走的是一条痛苦的路,明明我曾经为这样的结局夜不成寐,可是,为何我什么都不敢说,什么都不能说了呢?我究竟在怕些什么?
还是因为是用情太浅呵!不能把握的现在,不可预知的未来。因此,当我们看到心中的那个人远走,心再痛,也只是原地踏步转圈,却不敢毅然决然上前将他牵住,告诉她:我不放心将你交给别人照管一生!
那么,此次的饯别,又有什么必要呢?难道说,我想以告别来挽留些什么,追忆些什么?在这本不属于我的时空里,和一个不属于我的“朋友”,喝莫名其妙的酒,说莫名其妙的话,为的又是什么呢?
终于,夜深了,酒尽了。她意犹未尽,我扶着墙壁,站了起来。走吧!既然是曲终人散了,还留恋什么呢?
她依然沉稳地迈着脚步走了出去,我摇晃地跟在后面。
身后,伤心17岁小酒吧内,热闹依旧、青春依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