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13北美票房]《布鲁诺》上位,小松鼠坚挺![2/9]

标签:
电影票房北美哈利波特冰川时代引进好莱坞奥斯卡导演同志娱乐 |
分类: 票房分析 |
原以为那男模只是个趁机占便宜的浪子,谁知竟跟黑珍珠假戏真做了……
14年前北美影市破天荒地首次出现一家发行公司全年售票量突破10亿美元的盛况。今天回过头去分析,由《玩具总动员1》和《风中奇缘》率队的迪斯尼能够成就霸业,与当时动画市场几乎被其一家垄断有很大关系。再细看这两件作品:一是日后呼风唤雨的皮克斯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是见证了迪斯尼的2D王朝的御用音乐巨匠阿兰·孟肯最后一次赢得奥斯卡,之后迪斯尼一度与载歌载舞的2D卡通的核心亮点所对应的最佳歌曲奖绝缘(不过《泰山》倒是拿到过一次最佳歌曲,但不是孟肯爷爷的曲子),最近一次染指最佳歌曲奖则是2001年凭皮克斯的《怪物公司》,这是后话。……当然,推广品牌从娃娃抓起的迪斯尼素以发行环节过硬而著称,接下来的1996年,《赎金风暴》、《石破天惊》、《不一样的本能》三部“非家庭作品”配合传统的《101斑点狗》和《钟楼怪人》,为米老鼠保持住了10亿美元的疯狂战绩。
讽刺的是,当年的票房冠亚季军作品所在的阵营《独立日》的20世纪福克斯、《龙卷风》的华纳兄弟、《碟中谍1》的派拉蒙均未能笑到最后;年度第四名《征服情海》由于过年之后才集中发力,所以受惠于此的索尼在1997年创造了241天冲过10亿美元大关的惊天纪录,这个上世纪残留的纪录在保持了五年之久后,才被索尼自己改写。回头看1997年,多亏有《黑衣人》、《空军一号》、《新娘不是我》三员虎将,索尼才打下了江山。
三位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三代”票房印钞机——哈里森·福特、朱莉亚·罗伯茨、威尔·史密斯,基本反映出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流变至新世纪的轨迹。此后福特逐渐衰退;而彼时的罗伯茨正处于稳定的鼎盛期;年度榜眼《黑衣人》则成为“史皇”威尔门下继《绝地战警》后的又一个金牌系列,同时,连续两年拿出《独立日》和《黑衣人》的他也开始了日后的登基之路。这一年的前五名,除第二的《黑衣》和第五的《空军》,季军《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殿军《大话王》均出自环球,也正是其惯常的“怪兽+笑星”两样绝招;至于攻陷龙椅的《泰坦尼克号》,可谓一代未必能出一次的奇迹。
由于豪华邮轮集中在新年后发力,因此派拉蒙转战1998年豪夺10亿美元,其实当年的主打片《彗星撞地球》、《楚门的世界》、《小鬼巴黎行》成绩平庸。而之前一年不慎“失足”的迪斯尼也再度杀回10亿美元的关卡,灭掉派拉蒙那颗《彗星》的《世界末日》、皮克斯的《虫虫危机》、亚当·桑德勒初露锋芒的《水男孩》、2D卡通继续走低的《花木兰》、威尔·史密斯的《全民公敌》,构成了奢华至极的群星阵容。从《大话王》到《楚门的世界》,吉姆·凯利两度进入我们盘点的视野,而这一年亚当·桑德勒在喜剧领域超越凯利的表现,则相当于是对21世纪谐星势力起伏变化的预言。
梦工厂其时仍是独立自主的业界新星,但掌门人之一的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苦心炮制的1998年年度票房冠军《拯救大兵瑞恩》大卖2.17亿美元、最终却只能从发行渠道收回3000万的营销不善,为日后被迫“嫁入豪门傍大款”埋下伏笔。而继皮克斯、威尔·史密斯、吉姆·凯利之后,《侏罗纪2》和《拯救大兵》的斯大叔也在短暂的14年回溯中“二进宫”——若干年后,当他与那年的票房榜眼《世界末日》的缔造者迈克尔·贝合作《变形金刚》时,梦工厂已经正式更名为“派拉蒙梦工厂”……
迪斯尼的确彪悍,1999年靠着《第六感》、《玩具总动员2》、《泰山》、《G型神探》继续死守10亿美元的豪强底限。此前一年表现得一无是处的华纳兄弟,也在《骇客帝国1》、《绿色奇迹》、《狂野西部》、《老大靠边闪》、《口袋精灵2000》的帮助下,首次完成年内突破10亿美元的大任。遗憾的是,尽管乔治·卢卡斯16年磨一剑的《星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大卖4.3亿美元,但除《偷天陷阱》之外再无其他作品可作谈资的20世纪福克斯依旧远离王座,和环球一起徘徊在陪读陪练的边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