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月食金色月亮杂谈 |
分类: 透过镜头 |

听说2011年12月10日有月食的消息后,一周前就开始关注起天气预报来。虽然谁都知道气象信息仅供参考,但聊胜于无么。当两天前确认冷空气袭击上海,周末将是寒冷的晴天,心情立刻舒畅起来,把相机的电充满,开始愉悦地期盼。
以前曾有拍月亮的经验,也总结过“教训”,可惜教训没有被吸取——当时觉得三脚架还算稳固,云台不给力,但至今未舍得添置,毕竟二三千的云台也不过尔尔,那已经超出“偶尔玩玩”的预算了。同理,200mm的焦距也不够,虽然乘上1.6也有三百出头,但月亮仍然只在画幅中占据太小的一块,如果能加个2.0的增倍镜就好了……又是二三千元啊,伤不起。算了,将就着上吧,这些东东烧起来没底的。
收拾起小小的“缺憾”,我摆出了大阵势。架好三脚架,按上7D+小白,快门线是必须的,同时再连上笔记本电脑,一切就绪。当我把全套家什挪到阳台上,发现今天的月亮“位置不对”,似乎偏东、偏高,被阳台顶棚挡住了视线!难道还要上屋顶不成?一番观察后,在阳台东边的窗口发现一个角度,穿过铁栅栏正好可以瞄到月亮。于是把三脚架上的相机调成高射炮状,紧紧锁住已经开始缺角的月亮。
低挡的云台虽然可以牢固地咬住相机,但对长焦小角度的调整还是蛮吃力的,稍稍一动月亮就会从画面中腾地跳出去。尤其是仰角状态,锁紧旋钮后一放手,因为有个小小的自由行程,镜头会难以察觉地一低头,一般风光拍摄没问题,月亮就不那么听话了,恶作剧般地就忽然不见了。要准确定位真的颇费力气,弄得我半蹲着吭哧半天才搞定,敢情摄影是十足的体力活啊!心里不免暗骂这破云台。
由于自动对焦无限远的月亮总是有些许误差,铁定要手动调焦。为了更准确,利用了相机的实时取景+放大10倍功能,可以调得非常精细。然而,还是因为云台不够稳健,手一碰调焦环,画面就狂抖,搞得我气不打一处来。
累归累,气归气,我还是非常感激上天的眷顾的——五十年一遇的奇妙月食,在一个休闲的周末,在晴空万里的天上挂着,而且延续十个小时之久,外加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正好碰到农历十六,月亮将从最圆到全食,全过程展现,还有颜色的变化……呵呵,这些小概率事件全凑在一起让我赶上了,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据天文预报说月食在七点半开始,但八点钟左右(上图)月亮还很圆地挂在天上,我仔细地端详它,它也很无辜地回瞪着我,一副天然呆的样子。到了八点半,左下角就开始出现了肉眼可见的阴影,啊哈,壮观的月食终于开始了!
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我忙得不亦乐乎。由于月亮会慢慢地走,悄悄地从镜头中溜掉,我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调整镜头指向,并重新对焦;随着月食的程度越来越大,光学会越来越暗,需要不断调整曝光组合。幸好有一套计算机软件,让我可以躲在房间里避开寒夜,在屏幕上就可以观察画面,还可以直接拍摄,数据直接就传到电脑上,稍稍调整一下就可发到微博上。
后一篇:让时间在茶香中溜走